建议江津区规划局取消祥瑞大厦路口改造方案出炉。
由于陶书记搞调研时提了个建议,估计是相关部门的公务人员提反对意见怕书记不高兴,于是不进行认真的科学论证,新闻上说2015年10月就要开修立交了,我认为应先试行很多人建议的第三方案,如果效果不好,再考虑修立交。
区委区府搬到河对面去了,几江城区的人流量也会相应减少,以后几江老城区没有这么多车子,来往滨江大道的车不会走塔坪路,城内的车出入走东门转盘就上几江大桥,而东部新城的车出入走江州大道就上几江大桥。江州大道长风段下月通车后将分流塔坪路到琅山的车,有武城大道分流鼎山大道左拐到塔坪路的车。根本不用担心出入塔坪路与鼎山大道会更涌堵。
第三方案是,建议直接把隔离带延伸到两个红绿灯,要左拐的到两个红绿灯去调头,或者在客运中心转盘去调头,武城大道分流鼎山大道左拐到塔坪路的车。
这跟江津公交车设站一样要观念改变才是真的,没有百分之百绝对的方便。塔坪路与鼎山大道八车道之间修啥子立交,这修了立交,其它地方马上又开始堵!多开两百米就可解决堵车问题,A方案根本没有解决问题,B方案解决了一小点问题。就B方案,从燕窝穴街来的车如何上桥?从塔坪路上来的车又如何上桥?都要在这儿打转,不堵才怪。另从桥上下车要怎么才能走这几条道,要不要在这儿打转,堵车不?还有这儿修立交考虑到车子噪音和尾气排放对城区周边居民带来的污染没有?现在对B方案进行优化,避开广电下面的门面,往津南和鹏程花园这面靠,对这里的居民影响更大。第三方案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给领导建议不修立交!要有创新,才能把城市规划好,不能规划得赿差呀,并且优化后的立交资金投入还有多点,路程要长点,车子在立交上走的路程跟第三方案差不多了。 http://pic.e47.cn/uploade472012/forum/201509/2015091714203272.jpg
项目位置
http://pic.e47.cn/uploade472012/forum/201509/2015091714203269.jpg
上跨立交效果图
“君不见,鼎山大道上且行且走愁断肠;君不见,财富中心路口车来车往难通畅……”每天穿行在鼎山大道和塔坪路干道上下班的伙伴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忍不住调侃:“这还真是赶上了重庆主城堵车的节奏!”
不过,鼎山大道和塔坪路交叉口的拥堵的窘况,很快将得到改善。因为,一座喇叭形的上跨立交,将在10月底动工建设,短短6个月后,来往该交叉口的伙伴们将通行无忧,负责这个路口的交巡警“蜀黍”也不用那么忙了!
为何要在此处建上跨立交?这个立交将如何建?昨日,记者走进区规划局城市规划管理科,负责人周游打开在规委会2015年第4次例会上审议通过的《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改造方案》,一一向记者介绍。 鼎山大道、塔坪路分别是东西向、南北向贯穿整个几江半岛的主要干道之一,交叉口车流量大,高峰时期拥堵较为严重。明年几江长江大桥通车后,该交叉口将成为几江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江津长江大桥等3座大桥连通的关键节点,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因此亟需对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进行改造。
随着江津进入汽车时代,短短几年,车轮上的江津出现了拥堵现象,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最为典型,如何保障市民出行更安全更通畅?有关部门想了很多招:交巡警“蜀黍”现场组织指挥交通,设标识、画标线、取花坛……但该路口堵车仍日益加剧。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研究,周密部署,区规划局草拟并公示了两套治堵改造方案(本报曾作报道),在广泛征集广大市民意见后,反复优化,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这套最科学、最合理的改造方案。
“该立交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最大化地解决交叉路口‘两个左转’问题,交通组织顺畅,同时,造价相对较低,对周边的影响最小。”周游告诉记者,该立交桥北端以约9米宽的双向两车道引桥连接塔坪路,起点在园丁大厦附近,向南上跨鼎山大道,从目前的广电中心车行出口处绕过广电中心北侧临鼎山大道的两层商业建筑,南端以两条7米宽单向匝道连接鼎山大道,将鼎山大道与塔坪路相互左转的车流与直行、右转车流有序分离,从根本上缓解该路口的拥堵状况。
“我们正按照规委会会议要求,加快推进工程,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地勘及管网搬迁协调工作,力争10月底动工建设。由此给市民带来的不便,请大家谅解。”承建方江津滨江公司负责人秦富斌告诉记者。(江津日报) 要修就修快点,修好好过年 要堵一段时间了。。。 好,交警叔叔解放了 请问,燕窝穴街怎么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