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疆农博会 发表于 2018-2-26 10:39:16

(摘抄)农业部就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关情况举行新...

(摘抄)农业部就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2018-02-24 请关注 灌溉网一、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积极探索(一)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过去,为增产量保供给保吃饭,耕地超强度开发、水资源过度消耗、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农业生态环境严重透支。当前,亟需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把农业资源利用过高的强度“降”下来,把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缓”下来,改变资源超强度利用的现状、扭转农业生态系统恶化的势头,实现资源永续利用。(二)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开展轮作休耕试点,探索华北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重金属污染区和西北西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有效治理方式,使污染的耕地逐步得到治理,使退化的生态逐步得到改善,让水变清、山变绿、地变肥,美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助力生态宜居。(三)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粮食和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产品数量快速增长,仓满库盈、供应充足,但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错配和供需脱节的问题亟待解决。轮作休耕就是要压减库存压力大的玉米和稻谷,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种植结构,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四)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现在粮食供求状况改善了,负重的耕地、透支的环境也该“歇一歇”了。轮作主要是实行玉米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培肥作用,实现种地养地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休耕就是减少耕地水资源利用,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加以治理,确保急用之时耕地用得上、粮食产得出。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一)技术模式成熟适用,生态效应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产与生态相协调。冷凉区建立了“三三轮作”模式,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建立了“控害养地培肥”模式,地下水漏斗区建立了“一季雨养一季休耕”模式。河北省200 万亩季节性休耕,年压采地下水3.6 亿立方米。另一个是,适区与适种相一致。选择豆科、茄科、禾本科等养分利用互补、病虫发生规律不同的作物进行搭配,提高光温水利用效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吉林东部山区轮作大豆后,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50%左右。(二)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经济效应初步显现。主要体现在“三增”:一是作物产量增加。通过作物间的轮作倒茬和季节性休耕,给下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础和充足的生长发育时间,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河北小麦冬季休耕后,将一年两熟夏玉米改为晚播春玉米或早夏播玉米,亩产提高10%以上。二是有效供给增加。在轮作休耕带动下,两年全国调减籽粒玉米5000 万亩,增加大豆1900 多万亩,增加杂粮500 多万亩。三是农民收入增加。比如,黑龙江省海伦市轮作种植富硒、高蛋白大豆40 多万亩,通过精深加工转化,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金豆子”。(三)管理方式规范有效,监督手段初步建立。种植面积变化“天眼”察。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轮作休耕区域进行遥感监测,轮在哪里、休在哪里,轮了多少、休了多少,一扫就知、一目了然。耕地质量变化“地网”测。针对轮作休耕区土壤类型和集中连片情况,按照“大片万亩、小片千亩”的原则,科学布置近800 个土壤监测网点,定点跟踪耕地质量和肥力变化,为客观评估轮作休耕成效提供依据。总的看,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效果显现,受到农民欢迎,正成为地方政府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江苏等一些省份主动作为,自主开展轮作休耕试点,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良好态势。

pcsms_nYzqwrHw 发表于 2018-2-26 11:36:02

http://y0.cn/ryasBhttp://y0.cn/kLcL1
http://y0.cn/NwNF5http://y0.cn/A7lUQ
http://y0.cn/5chCKhttp://y0.cn/YEeMa
http://y0.cn/1SmRIhttp://y0.cn/g6vek
http://y0.cn/IIKFNhttp://y0.cn/i1A6d
http://y0.cn/yrfichttp://y0.cn/4cPW1{:3_54:}{:3_54:}感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摘抄)农业部就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有关情况举行新...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