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花经济”振兴乡村发展,100万人来津寻找最美春天
江津日报讯(记者 王茜 实习记者 刘行花)今年,我区立足自身优势,做足赏花文章,先后举办了石门镇第九届采果节暨第二届赏花季、永兴镇“金色黄庄”菜花旅游文化节、支坪第二届生态文化休闲节、杜市太公山花木旅游文化节等赏花节庆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我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为我区全域旅游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截至目前,全区已接待春游游客100多万人次,各景区及周边配套经营户的收益节节上升,“赏花经济”在津城大地上蓬勃兴起。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石门美樱花海景区老板苏健波快要忙坏了。自从2月26日石门镇第二届赏花季开幕后,每天开进该景区的旅游大巴超过50辆。到了中午饭点,村里的民宿户忙得连轴转,普通的农家饭吃成了流水席,周边村子的大小饭店也全部爆满。石门镇搭乘“赏花经济”的快车,积极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开展“采果游”活动,吸引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在赏花的同时,顺便采摘柑橘、草莓等水果。“赏花经济”刺激了各种消费需求,带动了交通、民宿、土特产、餐饮、旅行社等行业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提升城乡品位的新兴产业。夏坝、永兴、杜市的村民也有同样的感受。在永兴黄庄、夏坝“金色花谷”,微风徐徐,油菜花丛随之起伏荡漾,涌起层层金色花浪,构成一幅大自然秀美的田园风光,每天吸引上千名游客前来赏油菜花。夏坝镇双新村的贺如彪是“赏花经济”的受益农户之一。2016年3月,他在“金色花谷”开办农家乐,今年春季金色花谷开放期间,农家乐收入增加10万元左右。在杜市太公山,随着桃花、梨花、红继木、杜鹃花竞相开放,以“七彩梯田”为花海特色的乡村旅游火了起来。如今,太公山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每年来这里的游客达到30万人次。去年,江津(太公山)花木旅游文化节获评“重庆十佳赏花节会”。“我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抓住‘花’这个关键点,推出6条春季旅游线路,吸引广大市民前去赏花、摘果、采茶、踏青、跑步、观展。”区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以“花”为中心,为乡村振兴“牵线搭桥”,形成农业、旅游等产业的相互融合,延伸了“赏花经济”产业链,推动了我区乡村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http://y0.cn/5chCKhttp://y0.cn/YEeMa
http://y0.cn/NwNF5http://y0.cn/ryasB
http://y0.cn/kLcL1http://y0.cn/nijSY
http://y0.cn/KGujNhttp://y0.cn/8lEvX
http://y0.cn/7mPEthttp://y0.cn/4PsXx
http://y0.cn/S7DyPhttp://y0.cn/WVgNh
http://y0.cn/bGhQb{:3_54:}{:3_54:}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