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奋斗者·拥抱江津他乡人】这个念头改变了他,更...
2018年“重庆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刘凯文发言。记者 贺奎 摄“学技术,能致富。金山是个好去处!”
20岁以上的江津人,有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但很少有人知道,重庆市江津区金山职业培训学校(以下简称金山职业学校)这所迄今已有20年历史的成人职业教育学校,创始理念竟来自校长刘凯文的一个念头——“要让更多困难的人有一技之长,并以此富起来。”
如今的金山职业学校,已先后培训学员2.3万,毕业学员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学员跨出国门到了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兰、美国,今年44岁的刘凯文也先后担任区政协常委、民革江津区委副主委、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等职务,但他依旧默默坚守这一办学理念,并坚持扶贫、帮困、救灾、助残,为帮助弱势群体奉献自己的力量。
刘凯文荣获2017年中国调味师荣誉(资料图)。
一场梦想诞生一所学校
1969年,因支援三线建设,刘凯文的父亲从武汉来到江津工作,从此扎根下来。
刘凯文的母亲是江津人,对服装制作很有心得,上世纪80年代从事服装裁剪经营并成为万元户,这让刘凯文深刻感受到一技之长的价值。
1998年3月,大专毕业后跟着母亲做了3年生意的刘凯文,怀着“让更多困难的人有一技之长,并凭手艺富起来”的梦想,在母亲的带领下创办了金山职业学校,并任校长。
最初的金山职业学校,主要培训服装和厨师专业。刘凯文请来专业教师,坚持免费推荐就业、为农村学员和困难学员减免学费,自己也努力学习厨艺,于2001年考取特三级厨师职称,并担任重庆市厨师考评员……随着口碑的树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刘凯文看到到校学习的学员越来越多,个人出资100万元在学校附近开办金竹住宿招待所,安排学员家长和亲属住宿。
金山职业学校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扶持,先后荣获劳动预备制定点培训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先进单位、值得信赖的培训基地等荣誉;2003年11月,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4家“国家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示范市培训点”之一;2003年被重庆市安全监督局授予江津唯一一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合格培训单位”……
2005年,金山职业学校达到鼎盛,年培训3000余人,开设厨师、服装、焊工等11个专业。随后,民办职业学校开始走下坡路,刘凯文却坚信“学厨师再差也能吃得起饭,困难的人一定可以借此摆脱困境”,咬着牙把厨师专业维持至今。
2017年3月,刘凯文又投资100万元改善厨师班培训环境,并预留了1000平方米的场地。
坚持很有意义。“如今,江津大一点的酒店,基本都有我的学员,他们中有月薪3万的,有开餐饮连锁店的,收入少的也起码不会为生计发愁。”这就是刘凯文的骄傲。
免费为群众发放常备中成药。记者 杜文飞摄 一颗爱心孕育一片痴心 如果说学员的成就是刘凯文的骄傲,那么他办学20年来所坚持的,绝不是金山职业学校的发展,而是对困难群体的帮助和扶持。“办企业就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才能彰显企业家的魅力。”刘凯文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金山职业学校创办以来,对入学的农村学员实行学费减免、优惠培训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动作”,特别困难的学生还实行免除学费。学校规模最大的几年,平均每年为贫困学员、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减免培训费、生活费等15万元; 2000年3月至2006年,金山职业学校赞助江津电视台“情系万家”送文化下乡活动,先后走进广兴、龙吟、西湖、双福等镇街学校,为贫困学生赠送学习用具和棉被1000余人次,价值总计30万余元; 2003- 2009年,每年“助残日”金山职业学校都要为江津区特殊学校残疾儿童捐款捐物,合计折合人民币2万余元; 2003年“非典”,金山职业学校捐助灾区、看望区人民医院护士等活动共计捐款捐物10万余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金山职业学校为震区捐款3万元,另组织员工为震区捐款1.5万元; …… 近4年来,刘凯文联系四面山扶贫,每年都会购买10头猪仔免费赠送贫困户,等猪养大后,又以每斤高出市场收购价3元的价格买回,以资助贫困户; 2017年,刘凯文作为民革党员固定帮扶柏林镇困难户1户,作为人大代表帮扶支坪镇困难户3户,并利用看望慰问困难户的时间,传达政策、法规,宣传政府工作报告,收集意见建议。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办学至今,刘凯文在扶贫、救灾、帮困、助残等方面,平均每年超过10万元。刘凯文个人及金山职业学校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优秀民革党员、优秀政协委员、“十大杰出青商”、重庆市“五四青年红旗手”、江津区“青春文明使者”、先进集体、双拥模范单位等光荣称号40余次。
刘凯文(右三)为厨师专业新近学员讲解展示用刀手法姿势。记者 李皓 摄 一个使命铸就一肩责任 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商会常务副会长、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刘凯文先后获得的职务及头衔可以列出一大串,但最让他自豪的,还是2006年至2017年连任两届区政协常委,2017年又被选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而这个自豪,在于这两个身份能为更多群众发声、能帮更多群众做实事。 2005年,刘凯文加入江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由于为人热心、积极参加活动,他深受好评并被推选担当重任。2008年至今,刘凯文任民革重庆市市委经济委员会委员;2012至2017年,任民革江津区委三支部主委;2016年至今任民革江津区区委副主委。 刘凯文在民革江津区委的努力,为他成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打下基础。2006年至2017年,刘凯文先后担任第十四届、十五届区政协常委。 作为区政协委员、常委,刘凯文积极参加民革江津区委及区政协专题调研、扶贫活动,此外还主动深入各镇街及区内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现场宣传相关政策,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 11年来,刘凯文每年都会深入基层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0多次,在“江津两会”提出提案或建议两至三个,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经济发展、道路交通、农业农村等,对江津职业教育发展更是多次提出建议,其中95%以上被区政协立案并获好评。 2017年,刘凯文参加支坪选区选举成为江津区十七届人大代表,并入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随后,他又被选举为重庆市人大代表。 2018年1月26日,重庆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参会前,刘凯文根据扶贫期间收集到的群众意见,精心撰写并提交了《关于农村旱厕建设给予财政补助的建议》。 “此前,我是一名光荣的政协委员,而今,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不辱使命,继续为服务人民做出自己的更大的贡献。”刘凯文表示。
http://y0.cn/5chCKhttp://y0.cn/YEeMa
http://y0.cn/NwNF5http://y0.cn/ryasB
http://y0.cn/kLcL1http://y0.cn/nijSY
http://y0.cn/KGujNhttp://y0.cn/8lEvX
http://y0.cn/7mPEthttp://y0.cn/4PsXx
http://y0.cn/S7DyPhttp://y0.cn/WVgNh
http://y0.cn/bGhQb{:3_54:}{:3_54:}感谢分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