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最后一位带刀大侠:自卫反击战时担任侦察连侦察兵
《江津城关最后一位带刀大侠》吴胜泉,江津城关镇人,长得高大威猛,绰号“吴神精”“吴大侠”。据传自卫反击战时担任侦察连侦察兵,精通擒拿格斗术,在一次战斗中被敌方炮弹所震伤,退伍后行为有些异常,在老城关中常以侠客自居,好打抱不平,遇街上有吵架割裂,马上前去热心摆平,早些年白天经常混迹于城中蜀清茶馆中,泡上一碗盖碗茶,便开始谈一些英雄往事,听者如云。此人双目有神,眉头紧锁时,额成川字纹,其身上常配带一把单刀,刀柄处系三彩绸,从不欺弱小。派出所知其特殊经历也默许他带刀上街。据著名作家罗学蓬介绍说:“在自贡我和吴大侠在同一接待站吃“1.25”(省革委给战争难民定下的伙食标准,每天1斤粮,2角5分钱),每天傍晚,吴大侠都要在坝子上操几路拳脚,主要是捕俘拳,他形像高大精壮,双目有神。男男女女几百号人围着看他练拳脚,颇有几分群星拱月的样子。后来武斗由冷兵器升级到热兵器,吴大侠更加出彩。我们经常见他在自贡街上操威风,头戴军帽,身着军装,只是缺了帽徽红领章。胸挎一支五六式冲锋枪,胸前别着一排子弹匣。妙的是腰杆上还悬着一把带穗的宝剑。走在街头仰头挺胸,双目如电,满街人追着他看! 好不威风。”
八十年代初,我曾向其请教过擒拿术,虽他不精,但也能简单摆弄几下。九十年代初,城关有神经病人手持棍棒一路打杀路人,吴大侠闻此后立即手持单刀追凶于河边,当时我一廖姓同学在小西门下江边耍朋友,也遭此人一捧打断手臂。后这神经病被追至跳江自尽了。吴大侠经常于夜晚隐迹于巷中或树荫下黑暗处,双目发光如电聚,紧盯路面,遇有下班女人,便悄悄尾随前行,直至护送其到家。他道是希望有歹徒出现,好来一番英雄救美,彰显出古道热肠心、侠义风范镜。后老城改造,再也没见吴大侠了。
时过景迁,三十几年过去了,老城关再也不是黑灯瞎火了,街上店铺林立,灯火通明,繁华喧嚣,再见吴大侠时,只见他手持宝剑,肩扛棍子挑袋,佝偻着身影缓缓前行,两旁店铺视而不见,行至米花糖公司步行街花台黄桷树下坐下,静等街上商铺关门下班,等待等待着…。也许心中侠义梦还在,等有一天歹徒出现,手持利剑,驱邪恶于黑暗间。
英雄落寂,匆匆经年,曾经的辉煌,消失完全,今日再见,唏嘘不已。“吴大侠”就像《内涵段子》一样,会逐渐被人慢慢地慢慢地从记忆中淡去。
岁月留痕,不知还有多少老城关人记得?
(时隔三十几年,与朋友小酌几杯后,独自漫步街上,再见吴大侠身影,曾经高大挺拔形象己不在,观其侠义之行犹存,吾少年时和吴大侠一样,同怀侠义情,回家感慨一番后以为记,阳春扵2018年4月25日)
这个可能年轻的一代都不认识了
从来没见过他呀。以后得留意
听说被炮弹“嘿”哈了
滴 滴滴 段友,路过 :@此人大名鼎鼎与王老八,郑三麻子等8人齐名 民政不管管?
侠梦难圆也是一幸事.
共和国不应忘记这样的功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