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青天心思魂 发表于 2018-10-8 10:50:19

时间的斑驳,风霜的洗涤,依旧不能掩盖你的美——江津塘河硐寨村

传承历史文脉,保存城市记忆,走进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gif%2FJNGxFERqiccyqURkicf5nwlKOJuRlLI5H0l50VfZINiaZaICyyb9dkZgVupM2QVibEeqVZwLq69d5oYYcoQj2Bic5zg%2F640%3Fwx_fmt%3Dgif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文化名村:江津区塘河镇硐寨村区位条件:硐寨村地处江津区塘河镇东部,距塘河镇1公里,距江津区主城70公里。东部与白沙镇毗邻、南部紧邻滚子坪村、西部与塘河镇区及石龙门村隔塘河相望。历史沿革:
硐寨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因有硐寨群而得名。
最初,湖广填四川孙姓家族从湖北麻城移民到塘河,兴建住宅,经过一百多年建设逐步形成了现有的规模,目前该村也主要是孙姓家族。地理环境:
村域地势东高西低,呈三个梯级分布,第一梯级属浅丘宽谷地区;第二梯级属缓坡台地;第三梯级属低山深丘地区。
最高海拔941米,最低海拔213米,相对高差达728米,气候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13-18℃。其中东部太平湖社地处滚子坪风景区内,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凉,秋季则常有阴雨连绵,四季分明。
村庄选址充分考虑了生存、发展、环境等因素,遵循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基本原则,呈现出一个山环水抱、水绕山护的理想居住环境,这种环境使得生气凝聚而不散泄,构成了完整均衡的景观画面。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png%2FJNGxFERqiccyqURkicf5nwlKOJuRlLI5H0LaGwjp9wy7FiaKMc5DEw8iaL5baT7C1atia51JiaK5lbFs7HEQrfiaEzNUQ%2F640%3Fwx_fmt%3Dpng村落形制:
村内布局因地制宜,并考虑了村落日后的发展,其建筑也颇为讲究,是巴渝民居和徽派风格相融合的典型建筑物。现保存古建筑3.5万平方米,每个古建筑院落格局为四合院或宫廷式,多建有风火墙,防匪患的碉楼。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结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彩色浮雕,金碧辉煌。
尤其以廷重祠为典型代表。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png%2FJNGxFERqiccyqURkicf5nwlKOJuRlLI5H0RIeHsbUBKoeUKus6YIFjsR2dJMCaZCibMfcjpFBMrKKficwAl5xyMkicA%2F640%3Fwx_fmt%3Dpng历史文化价值:
廷重祠又名孙家祠堂,是移民宗祠文化与孝道文化在硐寨村落的缩影;
清光绪十八年,兴建了孙家祠堂,该祠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为宫廷式,主要分为正殿、中殿、戏楼三部分,屋脊是镂空红绿砖砌成,两边有高耸的圆穹式和重檐式风火墙。
祠堂内所有地坝均用条石铺就。外围是青砖,内面为大园黑漆木柱或石柱支撑,孙家祠堂是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硐寨村古建筑的修建反映了古代封建社会体制下的老百姓生存条件和自我防范能力。
村内托珈溪麒麟桥的修建反映了古代老百姓的建造工艺水平和人们融入社会、发展经济的渴望;
众多宫、冠、庙宇的修建,反映了硐寨村落人们信仰宗教和祈祷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美好生活的愿望;
大量的古树名木的遗存反映了古代硐寨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建设美丽家园的夙愿;
挖掘古井反映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要求。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png%2FJNGxFERqiccyqURkicf5nwlKOJuRlLI5H0VGT9uVpLsnJMZHa2o8QHwOcI1ibB6OPFj2nbf6icUNoVnGIJKSxAvmfw%2F640%3Fwx_fmt%3Dpng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png%2FJNGxFERqiccyqURkicf5nwlKOJuRlLI5H0ialpZlUsm5vx1AXwaVxD46xGLkOKibAydD3oRO7ehNhwGO7Ja4u9h4pw%2F640%3Fwx_fmt%3Dpng非物质文化遗产:塘河婚俗是塘河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建立婚姻家庭中形成的一种礼俗。
塘河婚俗有十三个礼仪过程:说媒、做相、开庚、男方办接妆、女方办嫁妆、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筵席酒闹房、参厨谢媒回门。
塘河婚俗始于宋代,兴于明代,清朝传至重庆的永川、綦江以及四川的合江,贵州的赤水、习水等县市。
塘河灯夹戏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为“小锣鼓”。是塘河一带特有的具有本地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在塘河一代相当流行,有红白喜事、节日庆典,一般都有灯夹戏演出。

闲置的希望 发表于 2018-10-8 16:11:48

以前看过

DianelD枫 发表于 2018-10-8 16:41:37

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保护起来

qq3188209943 发表于 2018-10-8 16:41:54

还不晓得了,有机会去塘河看看

李震朔 发表于 2018-10-8 16:42:20

现在这些老房子 还有价值也

有梦就有飞翔i 发表于 2018-10-8 16:42:50

这个地方这么出名吗?真的不晓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间的斑驳,风霜的洗涤,依旧不能掩盖你的美——江津塘河硐寨村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