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回忆!如果回到30年前,江津人要怎样撑过寒冷的冬天?!!
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已经过完了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天气也是一天天冷下来
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gif%2FiacrcE6SsOS9QE3m0PHsCpKlVYQrzI6XL5pWU3LF4MqJGuYPicqcraz8e74fKs3SdicfgvHc9tEDiandOibsbJuZLUQ%2F640%3Fwx_fmt%3Dgif
现在的江津人已经告别“取暖基本靠抖”的时代了空调、暖气、地暖、电热毯小太阳、羽绒服、暖宝宝……都是新时代过冬神器!
http://bbs.e47.cn/source/plugin/csdn123_news/display_picture.php?url=https%3A%2F%2Fmmbiz.qpic.cn%2Fmmbiz_gif%2FiacrcE6SsOS9QE3m0PHsCpKlVYQrzI6XLdAamXllOhEA8Zf6SjfVyfeLra4WluxaUAeQKiauhUVurNF7G38zpcTQ%2F640%3Fwx_fmt%3Dgif
那么在几十年前这些东西并不普及的时候江津人都是怎么取暖过冬的呢?
“热包子在手,天下我有”
生炉子
天气一转凉就得把尘封的火炉子搬出来搭上烟囱,堆上煤炭,备上火钳生起了炉子屋里一下就暖和多了
当年的火炉子四大件,你玩过哪个?火棍、火钩、火钳、火铲
火兜
婆婆总会提着火兜串门这绝对是当年移动的取暖神器
妈妈牌毛衣
冬天穿着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心里倍儿美!感觉是世界上最暖的衣服了
以前妈妈都很心灵手巧她们总是会积攒很多毛线一到冬天就会给孩子织毛衣那些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又厚又暖和上面还有很多花纹
军大衣
没有暖气的时代就只能靠多穿点了喽当年军大衣,那也是标配啊
其实军大衣真是不过时的时髦单品现如今依然非常受欢迎不论多大的腕儿都需要军大衣的呵护你们看!多么洋气
大棉袄
天气再冷有了温暖牌棉袄是根本冻不到我们的好吧
每到冬天都裹成一个大熊一般试新棉袄的时候也是最开心的时候
老军用棉帽
戴上它,就再也不怕冻耳朵啦~
这又叫雷锋帽把帽帮子向下一拉就把耳朵、脖子都护住了外面的冷风吹不进,里面的热量散不掉浑身都感到热烘烘的
条绒棉鞋
那时候,拥有一双带气眼的条绒棉鞋简直是潮人的标志
冬天下雪很多人都穿着一双暗黑色条绒棉鞋底子和面儿都很厚,里面融呼呼的又舒服又实在给人们留下了温暖而又苦涩的记忆
棉手套
那时候的手套实打实的厚两只手套中间必定要带个绳儿要不然,孩子在外边野疯了手套就不一定哪儿去了!
热水袋
晚上睡觉怀里都会揣一个热水袋有时候也用使用过的输液瓶子
灌满热水,盖子拧紧然后扔到被子里等睡觉的时候就会觉得被窝里暖暖的好舒服
棉被
那个时候没有空调被,更没有蚕丝被我们盖的都是自家弹的棉被
自己家弹的棉被,特别实在盖上一点儿风都不透家家户户都有这种花色儿的被子吧!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crcE6SsOS9QE3m0PHsCpKlVYQrzI6XLmhO2VGNs59iceULGria1RGOoJ5FVfSOg6omP7F8Lj14rUKRCbUWZ4zsg/?wx_fmt=jpeg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这种花色的棉被成为了国际时尚!
烤地瓜
每次闻到烤红薯的味道直接就“走不动了”站炉子边上流口水
烤红薯也被叫做烤地瓜一只铁皮桶,一炉炭火,一筐地瓜甜香和热气温暖了寒冬
烤火盆
是那时每家每户过冬必备的过年家里来人了围坐在一起,烤火取暖聊家常
在江津,你经历过这样的冬天吗?
热腾腾的包子,好想吃 军大衣,花棉袄,这几年不是又流行回来了吗 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老了老了,这些都用过 哭哭哭哭哭!要回老家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