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津走向黑水大草原的骑枪手 ——记江津九旬老翁韩绍江!!!
韩绍江,江津滩盘人氏,生自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祖辈务农为生。这年10月,20岁刚出头,读过几年私塾的韩绍江响应政府号召,放下锄头,穿上军装,拿起武器,投入保卫红色政权的激烈战斗之中。1950年5月6日,何清云纠集飞龙庙股匪、原国军25军参谋长刘海清与乡长龚泽海进攻双凤会龙庄,杀人放火,抢劫粮食,被解放军击败,不得不退回文家寨,作困兽之斗。韩老说,捉刘海清和龚泽海那天,是因为得到情报,说在荒山上呆了多日的两个土匪头子,半夜里溜到龚泽海的姐夫家搞饭吃。清剿队害怕打草惊蛇,全都打扮成山民模样。到了那个地方,大家一拥而入,两个土匪头子惊呆了。黑水叛乱蒋介石获知傅秉勋在大陆后方拉起了一支队伍,命令傅秉勋为72军军长,官升中将。傅秉勋很快聚集到4000人枪,对外号称拥有10万之众。毛泽东问贺龙:“中国有几个台湾?”毛泽东说:“不然,中国有个大台湾,在福建以东,还有一个‘小台湾’,在你们西南,叫黑水芦花。‘小台湾’是通大台湾的,不可等闲视之。”芦花,即黑水的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地芦花镇。共产党大军压境,苏永和左右逢源,一面收容傅秉勋残匪,一面接待中共茂县地委派往黑水的工作人员。6月16日,躲藏在苏永和官寨里的傅秉勋收到蒋介石的册封电报后,立即向苏永和宣读。次日,铁心跟着傅秉勋叛乱的苏永和下令扣押了茂县地委驻黑水工作组人员,查封了工作组的电台和武器,彻底投向了国民党残匪的怀抱。
远征黑水
听说解放军开来了,和残兵勾结的反动土司一方面强行征派“乌拉”,集中修建工事,另一方面大肆造谣诬蔑解放军,导致群众全部躲入山中。 7月20日早晨7时,围剿黑水土匪的总攻号角吹响了。西南军区急调到黑水的11个步兵团分东、西、北三线,按预定部署同时出击,直捣土匪中枢指挥部麻窝。某天傍晚,韩老所在的公安师23团一路行军,在快到然多寨的地方停下来露营。天快亮时,战士们冷得受不了,一位班长便带着两名战士去附近林里打柴,没想到被然多寨里的土匪小队盯上了。天亮后,部队在森林里发现了三具被残忍肢解的尸体。这一仗,从早上9点打到晚上8点,23团攻占了然多寨。韩绍江使的是马克辛重机关枪,一梭子弹250发,时而连发,时而点射。打扫战场时,地上的土匪有400多个。苏永和受傅秉勋裹胁,躲藏在森林深处,部队动员少数民族上层人士传信,亲自见了苏永和,讲解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苏永和最终悔过自新,主动投诚。黑水叛乱彻底平息。
草原狂飙
黑水问题解决了,但雪山草地的匪患并没有根除。从西北地区窜逃到阿坝草地的马良匪帮,又在蠢蠢欲动……随着傅秉勋匪帮的覆灭,蒋介石集团加大了对马良匪帮的支持。从1952年7月至1953年3月,台湾先后给马良空降了16名特务和大量军用物资。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西南军区决定组建两个骑兵团。一个团在松藩,一个团在马尔康。韩老记得,一个上午,上千名身背钢枪、腰挎马刀的骑兵浩浩荡荡地汇聚在马尔康城外一块宽阔平坦的大坝子上。嘹亮的军号声、战马的嘶鸣声和铁蹄声,交织成了一支威武雄壮的乐曲。韩老说:“刚入骑兵团的新兵必须学会骑马,学骑马的第一步就是‘颠马’,一练就是一个月。骑兵团的每一个战士都有过磨烂屁股、鲜血渗透裤子的经历,晚上抹完棒棒油后,第二天接着训练,最后每个人都练成了‘铜裆铁屁股’。”
骑兵生活红军走过雪山草地后的第14个年头,敌我双方互换了位置。韩老说,骑兵在草原上追击敌人非常辛苦,有时十来天吃不到一口热食,几乎每顿都是石块一样坚硬的压缩饼干下河水或是雪水。冬天夜里睡觉之前得把马鞍取下来放在自己面部上方,这样才不会被大雪盖住。”韩老在骑兵团服役4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直到1956年才转业回到江津。
——江津日报
老英雄 致敬 致敬 听说过,我们老家的 那个年代的人真的不容易 要是自己生在那个时代不知道不会是什么样子
老爷子还健在不?
运气不好,赚不了钱,就用.........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38n.10677092.0.0.68a21debDPXytI&id=54336512911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