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仙 发表于 2024-5-13 17:37:05

鲜为人知!江津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桥,你知道多少?


走一座古桥看一处风景江津的一座座古桥就如人间彩虹
连接着最美丽的山水
一座桥、一条路、一段记忆
在江津邂逅一座古桥倾听它的前世今生
解读这里的乡土记忆

BRIDGE古桥·记忆
江津位于长江之滨,依山傍水,人们出行自然缺不了桥梁。于是,勤劳聪慧的历代江津人就用自己的双手,在江河溪湖上建起了座座桥梁。
古往今来,桥梁就是乡土记忆的灵气,也是乡愁文化的灵魂。“以通往来”,那写意的百态千姿,透着历史沉香和千百年来江津人的山水情怀。
据悉,江津境内有各类大小桥梁800余座,其中不乏有一批年代久远的古桥,多为明清期间所建。
这些古桥,无一例外都是江津乡土社会中桥梁工程的实物遗存,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态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中山古镇明代条石桥


在中山古镇,有一座“石桥”架在笋溪河上。石桥所用材料是大青石,由双石合并而成,单石厚零点7米,长8米,重11.2吨,平板桥面支撑重量,虽简陋但却是一座典型的“土桥”,代表着古人施工技艺的智慧。
中山古镇曾是商贸重镇,连接笋溪河与长江航运的咽喉要地,四方货物汇集于此,盐帮、马帮、船帮、木帮、米帮等各种行业帮派应运而生。这座古老的石桥建于明代,无数的货物经此桥运输。现在,中山古镇是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石桥也因其古朴的造型,成为游客们的眼中的风景和旅途中的打卡地。

朱杨镇利济桥

郑云/摄

朱杨镇内有一座石拱桥,横跨溶溪河上,完全用石头建成,桥形雄伟壮观,桥面雕栏玉砌,灰白色的桥拱倒影与桥身相合,像一轮满月落入水面,波光闪烁,树影婆裟。这就是利济桥,又名“万古桥”,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板桥”,已历经近200余年风雨。
利济桥于清朝乾隆末年由乡人募谷筹资修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竣工落成,现为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滩古镇中兴桥楼


见过了无数的石拱桥,你可曾见过在桥面上建土楼的石拱桥?位于吴滩古镇的中兴桥楼,是一座罕见的在桥面上建三层土楼并保存完好的石拱桥。
中兴桥建于清代,是人行石板桥,跨度为800厘米,宽、高各400厘米,桥两旁置石栏杆,有挑水和洗衣的水巷子。
民国初年加宽,并在桥两旁跨溪修建住房,原水巷子被破坏,而今人行桥上,虽不见流水,但俨若闹市,桥内和桥外各是一种风景。

四面山红军桥

四面山景区内,有一座特殊的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
1935年,因土城战役失利,红军伤亡严重,7名红军伤员进入四面山养伤,并受到了当地村民唐树田一家的照拂。期间,村民背着竹背篼,打着火把去送饭,过小溪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红军伤员知道后,借来砍刀,在小溪上搭建起了一座简易竹桥。
上世纪七十年代,大洪海修筑堤坝,原来的小溪已变成了三十多米宽的湖泊。事隔几十年,原来的红军桥早不复存在了。村民们为了缅怀这段故事,在大洪海湖修建了一座更结实的小桥,取名“红军桥”。


江津古桥一览

▲圣泉:古大桥

▲吴滩:现龙桥

▲永兴:永兴桥

▲吴滩:倒石桥

▲蔡家:晒金桥

▲聚奎书院:蝙蝠桥

▲会龙庄:清代亭阁桥
古桥悠悠,岁月不改江津的每一座古桥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记载着历史的沧桑

来源:江津文旅综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鲜为人知!江津这些历史悠久的古桥,你知道多少?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