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底建成!江跳线过江段过江大桥南主塔封顶
7月10日,中建集团2025年工程质量研讨及创建精品工程培训会在渝召开。当天,由中建六局承建的重庆市郊铁路跳磴至江津线(圣泉寺至鼎山段)工程(以下简称“江跳线过江段”)迎来重要节点,其跨江轨道专用大桥南主塔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进入建设“加速期”。江跳线过江段轨道专用大桥南主塔封顶为世界最大跨空间索面无砟轨道悬索桥江跳线过江段为江跳线的延伸线,线路全长4.67公里,设几江、鼎山2座车站。项目起于滨江新城圣泉寺站,在几江长江大桥下游约260米处建设轨道专用桥,进入几江半岛,途经原文化馆、遗爱池商圈、长风厂家属院,沿鼎山大道,止于江津体育馆附近。江跳线过江段跨江轨道专用大桥主跨610米,为世界最大跨空间索面无砟轨道悬索桥。桥塔为大倾角外张型“V形”桥塔,北塔高118米,南塔高114.5米。施工过程中,项目部管理团队创新多项技术工艺,采用诸多智能化系统,高效、优质、安全地保障工程建设。当天,来自全国建筑行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实地观摩了江跳线过江段南主塔、南锚碇、几江站(含盾构始发井)和圣泉隧道等关键工点,听取项目设计特色、施工难点以及质量管控、科技应用等方面具体措施。专家学者实地观摩江跳线过江段智能造塔机让塔柱线形成型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中建六局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项目经理代龙以《市域铁路质量精益管理》为题作经验分享,详细介绍了项目在智能建造、质量管理及多专业协同联动方面的创新实践。“这个轨道专用大桥南主塔位于长江堆积地貌,面临富水超厚卵石层等复杂地质挑战,项目团队采用旋挖钻机引孔后插打施工拉森钢板桩围堰的工艺,较传统围堰节省工期近2个月。”代龙介绍,智能造塔机的应用让高空作业更安全高效,该设备集成位移、温湿度等传感器,具备四项智能保护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主塔高空作业的安全系数,最终塔柱线形成型误差不超过2毫米。此外,主塔上横梁支架采用轻型π型支架,单片最大吊装重量只有4.6吨,在地面焊接成型后,采用塔吊整体吊装就位。相比于传统落地式支架,轻型支架装配化施工的设计大幅度减少高空焊接工作,提高安全质量水平并节约工期约30天。值得一提的是,大桥横跨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减少对胭脂鱼、大鲵等60余种重点保护鱼类影响,设计采用大跨度桥型,使北岸桥墩避开水域,守护鱼类洄游通道与产卵场。项目计划2027年底建成“从智能装备到数字管控,我们正打造市域铁路综合工程样板。”中建六局项目负责人代龙表示,项目集成桥梁、隧道、车站等六大专业,依托BIM+GIS智慧平台实现多业态协同,智能化监测中心24小时监控应力、气体等数据,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与生态双优。目前,该项目正全面推进北主塔、锚碇及东门广场斜拉桥施工,计划2026年丰水期启动大桥上部结构作业。计划2027年底建成。届时,将与既有线路贯通运营,车辆、技术标准保持一致。两站将配套建设“P+R”换乘设施,进一步缓解江津城区交通压力,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网建设。来源:上游新闻点赞 点赞 点赞 花几十个亿建不到5公里,不划算,把这点钱拿去修临峰山隧道,加快与璧山第二机场的联系,这样会加快江津的发展。 点赞!加油!期待早点通车 还有一年半 祝贺祝贺! 不少花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