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台发动机!园区这个项目正加速建设
近日,宗本摩托车动力总成及电动摩托车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汗水见证坚韧,这座占地3.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已雏形初现——1号厂房主体框架完成20%,办公楼拔地而起、进度达70%,整体工程进度过半,预计年内全面建成,跑出了项目建设的“枢纽港速度”。项目建设现场
作为园区汽摩产业链的关键拼图,该项目规划建设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智能化生产线,将引进等离子全自动数控切割机、焊接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打造西南地区摩托车制造的标杆基地。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0万台三轮摩托车发动机、6万辆整车及80万套动力系统,其自主品牌“国宝”电动三轮车年产能将达10万辆。这不仅能建强区域高端摩托车制造产业,更将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为产业链注入新活力。
万吨级海船直达珞璜港
“项目加快建设的背后,是园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撑。”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采取“一对一”项目秘书机制,从土地审批到要素保障实行“清单化”管理,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确保建设“零梗阻”。这种“秘书跟近+要素直通”模式,正是园区推动68个项目签约开工、总投资438亿元的“金牌经验”。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到发货物
值得关注的是,宗本项目的落地进一步夯实了园区汽摩产业集群优势。目前园区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企业通过共享物流仓储、技术研发、产品零部件供给等配套服务,可降低生产综合成本。更广阔的市场图景正在打开——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园区汽摩产品可直达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24个国家及地区的560个港口,构建起“西南制造+全球销售”的新格局。
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这里不仅是生产车间,更是‘枢纽’与‘产业’相互促进的战略支点。”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宗本等项目加速建成投产,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正以开放通道赋能产业升级,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贡献产业力量。
来源:重庆枢纽港产业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