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仙 发表于 2025-9-8 10:27:53

石蟆长沙埂水库 与 杨清云.的故事

杨清云,1923年生于石蟆仙鱼长沙,8岁时父母双亡,以拾粪、割草卖求生,艰难度过了童年时代。1948年11月,杨清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苦练军事技能,战斗冲锋在前,完成任务事事争先,在部队六年三次荣获战功。1955年杨清云复员回到家乡,先后担任初级社社长、高级社社长。1958年大队建立党支部时,他被选为支部书记。

长沙大队坡陡土薄地瘦,十年九旱,庄稼收成不好,社员生活艰难。杨清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社员们增产增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杨清云懂得这个道理。经多年策划努力,1957年10月,大队的第一座水库——长沙埂水库开工建设。杨清云组织动员社员们投工投劳,积极参加水库建设。杨清云在部队参战时曾受枪伤,他忍着枪伤复发的疼痛,坚持每天上工地,教社员们打眼放炮,与大家一起拉石碾筑牢堤坝。一个冬春过去了,长沙埂水库建成蓄水,自流灌溉300亩农田,粮食产量增加了一倍。随后,杨清云带领社员们又建成雷公坟水库。十余年间,长沙大队建成水库2座,塘堰17口,防洪土埝8条,灌溉倒虹管3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队的农田实现了自流灌溉,农业生产成了全公社的排头兵。1972年6月27日凌晨,大雨倾盆,杨清云顶风冒雨,检查塘库积水是否超过警戒线,会不会有决堤崩塌危险。检查完回家,已是凌晨4点多钟,劳累了几个小时的杨清云刚坐下,准备喝口水休息休息,忽然有社员来报告长沙埂水库堤坝翻水有险情。他拿起斗笠穿上蓑衣,立即向水库奔去。水库土筑保坎已被洪水拉开一丈多宽的缺口,杨清云高喊堵住缺口,随后第一个跳入缺口,用身体拦水,用稻草包堵水。社员们也纷纷赶来投入抢险。直至上午8点,险情仍未完全排除。一个小孩递送稻草不小心跌倒在流水中,杨清云赶紧冲过去救起了那位小孩。他转身又投入抢险战斗。这时,洪水越来越大,冲塌了水库堤坝,决堤的洪水裹挟着泥沙巨石,吞没了杨清云和四位社员。杨清云牺牲后,中共江津县委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 1972年9月26日,中共江津地委发出《关于开展向优秀共产党员杨清云学习活动的通知》。1973年10月29日,四川省革委批准杨清云为烈士。
来源|重庆老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蟆长沙埂水库 与 杨清云.的故事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