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荣21 发表于 2025-10-23 11:22:20

爱与奉献点燃乡村敬老之光

爱与奉献点燃乡村敬老之光写在大桥村老协20周年庆祝活动之际

(特约记者 袁先荣)报道:在金桂飘香,秋日和煦的2025年10月22日,我们在江津李市镇大桥村,见证了一台由民营企业家罗谦牵头赞助和一些当地乡贤积极响应,为大桥村老协成立20周年举办的庆祝活动。

一个地处江津中南部山区的村庄,为农村老年组织成立20年而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居然得到了镇、区两级相关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当地党委、政府和区老协、老体协的主要负责人和多个退休的区领导观看了这台乡村老年组织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

台上没有明星,台下没有星迷,只有那浓浓乡音的高歌和彩蝶般的翩翩起舞,让那些的感恩改革开放,赞美乡村振兴,感激致富不忘乡亲的人们兴奋不已,歌声、掌声为这个曾经的乡政府所在地、四川生态农业典型经验的亮点之地带来了新的热闹与祥和。

作为中国长寿之乡的江津,在应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社会、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文明需求矛盾中,十分重视发挥老年社团作用和激发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积极性的工作。因势利导地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成为这么多领导参加这样的乡村文化及庆祝活动的原因。

罗谦,作为当地走出村庄发展民营经济的成功人士,有一颗热爱乡土,敬重乡亲,致富不忘奉献的初心。早在3年前,人民网致富强国专栏就介绍过乐意回馈乡里乡亲的事迹。

在这次演出前,罗谦再次在父老乡亲面前话他的心声:我从大桥走出大山,是家乡的土地养育了我。对故土热爱和对父老乡亲的“孝心”我一辈子都不会忘却。在走出大山的岁月中,我和我的公司完成了许多城市建设工程,但这些用钢筋水泥构筑的高楼大厦,远不比家乡的温暖,远不比在我心里的分量。多少年来,我一直想为家乡多办些实事和好事,多为年老的乡亲们尽点孝心。今年将为家乡的老协改善一下场所,添置一些健身器材;明年与老协共同组织好“乡贤回村话家常”等活动,为振兴乡村,敬老爱老奉献力量。








































  作者简介:袁先荣,原中共江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江津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先后主编了【江津建县1400年】【江津世纪墙】等地方史书;【冯玉祥献金抗日在江津】【樱花在战火中催生】等文史稿件被重庆市政协文史收录;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农民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社科联/江津决咨委等媒体和机构发表新闻/纪实等作品300余篇。先后获人民日报好新闻奖、四川省党政机关好新闻一等奖、重庆和江津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奖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爱与奉献点燃乡村敬老之光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