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是从2009年开始创立的,到现在也就几年时间,而众多消费者都会因为网上打折力度大,价格比实体店便宜,都纷纷在这天在网上购物。2016年根据阿里巴巴公布的实时数据,截至2016年11日24时,2016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超1207亿,再次打破了记录,无线交易额占比81.87%,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那么它是如何发展到如今这么大的规模的呢? 在2009年,天猫(当时称淘宝商城)开始在11月11日“光棍节”举办促销活动,选择11月11日,这也是一个有点冒险的举动,因为光棍节刚好处于传统零售业十一黄金周和圣诞促销季中间。但这时候天气变化正是人们添置冬装的时候,当时想试一试,看网上的促销活动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窗口。可没想到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双十一”成为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网购人群、线下商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随着“双11”的火爆,各大电商品牌京东、当当、聚美优品等都加入了“双11大促”的混战中。电商的各种价格战,使得电商环境得到了改善,也使用户获得了多重优惠。 中国网购发展,避不开一个重要的网站——8848.com。作为中国B2C的开山鼻祖,8848.com成立之初吸引了一大批的跟进者。而在同年(1999年),邵亦波创立易趣网,开中国C2C网站先河。2006年5月10日淘宝开创全新的B2C业务,推出“淘宝商城”。这一平台在减轻中国中小企业渠道压力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了通过网货建立品牌的可能。“网货”就是通过网络交易的商品。对中小企业而言,“网货”降低了品牌创立的门槛,令中小企业完成从“制造”到“创造”的华丽转身。 在中国,速递业者可以不同的规模运作,小至服务特定市镇,大至区域、跨国甚至是全球服务。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快递公司多达20余个。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报道,阿里巴巴上次“双11”卖出了571亿元人民币价值的商品,而价值100亿元人民币的首批商品是在短短的38分钟内售出的,这远远超过了美国传统购物节“黑色星期五”期间网上消费的15亿美元。
美国《商业周刊》也承认,“双11”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网上购物节,其规模大大超过美国感恩节后的“网络星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