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3787|回复: 0

全国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将目光投向攀枝花

[复制链接]

2079

主题

4234

帖子

913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9135
发表于 2018-4-29 21: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全国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将目光投向攀枝花
2018-03-30 21:25    来源:FM885攀枝花综合广播
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80330212550959.html
20183月28日,“三线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攀枝花市举行。
“三线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攀枝花开幕
人民网攀枝花3月28日电 (记者 宋豪新)28日上午,“三线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攀枝花市开幕。来自中国国史学会、中国社科院、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中建三局等有关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挖掘三线建设文化,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会议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朱佳木、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全国政协民族与宗教委员会原副主任蒋明麟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攀枝花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成钢致欢迎辞,副市长马晓凤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攀枝花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攀枝花市的基本情况并对参会人员表示欢迎。部分参会代表作了发言。作为企业代表,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胡金国结合该公司发轫于攀枝花的历史,讲述了三线建设文化对于企业成长的重要影响,说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是三线精神的写照。
研讨会上,参会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交流发言。开幕式后,与会嘉宾观看了《大三线》宣传片,对三线建设那段峥嵘岁月做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部分嘉宾围绕如何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做了交流发言。
中国国史学会向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市文物局授予“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论坛基地”“中国三线建设研究基地”“中国三线建设遗产保护基地”称号,攀枝花学院向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授牌。此外,还举行了《三线春秋》创刊首发式。
“在全国的三线建设当中,攀枝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它的核心地位,从不管是战略上,还是三线建设的发展上,还是中央的决策上,它都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最近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扬三线精神和三线文化,三线精神和三线文化是攀枝花的根,攀枝花的魂,我非常赞同这一点,理所应当的,攀枝花应该走在全国三线建设保护开发利用的前头。”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三线遗址与旅游开发部部长何民权说。
光明日报
攀枝花如何擦亮三线建设文化名片?专家建议引入“康养+”
“今天,我们研究三线建设、总结三线建设文化,不仅是保护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擦亮三线建设文化名片,而且是传承中华文脉、捍卫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3月28日,“三线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学术交流会在攀枝花举行,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胡金国的发言引起共鸣。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文化,弘扬三线建设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攀枝花城市转型发展,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联合主办了这次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献智献计。
因三线建设而兴的攀枝花,是研究三线建设文化、三线建设精神的重要样本。从对这个样本的研究出发,如何深入认识理解三线建设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挖掘、传承、弘扬三线建设文化,攀枝花有哪些“资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部分专家学者给出答案。
挖掘三线建设文化,攀枝花有什么?
学术交流会上,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蕾给出了“三线建设”的定义:一般来说,三线建设是指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到70年代末期,以备战为目的、以国防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工业、交通等基本建设。
如何认识理解三线建设精神的内涵?王蕾将其概括为4点: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大协作的团结精神、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科学决策的开拓精神。胡金国则将三线建设比喻成一所育人的大学校,“中建三局肇始于三线建设,发轫于金沙江畔。在数十万三线建设大军中,中建三局涌现出众多先进典型,他们艰苦奋斗、百炼成钢,成长为杰出职工代表”。
传承三线建设文化,攀枝花已经做了什么?
“在全国的三线建设当中,攀枝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应该走在全国三线建设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前面。”如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三线遗址与旅游开发部部长何民权所言,交流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对攀枝花保护开发利用三线建设文化的现状表示关切。
弘扬三线建设文化,攀枝花还可以怎么做?
进入新时代,攀枝花如何更好擦亮三线建设文化名片?
彭本瑜认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开发与保护并重,同时建立完善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法规形式保障这项工作更好开展,还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对三线建设文化遗产所承载的红色故事的宣传力度,使三线建设精神代代相传。
当前,攀枝花市正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产业。在中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兼三线遗址与旅游开发部部长何民权看来,攀枝花可以将挖掘三线建设文化与发展康养产业结合起来,让这里成为三线人康养的集散地。参与过三线建设的老人们到攀枝花康养,同时参观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是一种自豪。
他的观点得到许多人的赞同。康养+三线文化为指向,开展三线工业遗产的创意性保护利用。攀枝花市文物局局长张鸿春提出具体建议:精心打造渡口记忆文化特色街区,创意规划建设大田中国三线建设小镇,大手笔打造503地下战备电厂遗址博物馆和三线建设主题公园,时尚打造三线红1965时光客栈
进一步加强对三线建设文化的保护与创意利用,杨军提出两点工作倡议:通过共同努力,力争将三线建设作为改革开放前30红色基因的核心内容纳入国家战略顶层设计;将攀枝花作为三线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样本创新打造,为攀枝花城市转型提供文化动能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