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江污水处理厂。 记者 郭开星 摄
江津日报讯(记者 郭开星 实习记者 吴逸葭 通讯员 曾臻)日前,广受市民关注的北固门排污口整治工程已完工投用,日提灌污水1万立方米。北固门片区的市政污水将通过该工程直接提灌至几江城区污水处理主管网,最终流入几江污水处理厂,彻底解决了该排污口污水直排长江的历史遗留问题。
北固门地处几江老城区,该片区大部分建筑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时代条件限制,并没有统一规划地下污水处理管网。且由于地下管网年久失修,存在堵塞、塌陷、雨污混合等问题,市民生产生活产生的市政污水通过北固门排污口直接排入长江,严重影响长江水质,成为我区城市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疑难杂症”。
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去年10月,我区启动了北固门排污口整治工程。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68平方米,总投资约460万元,配套建设总长50米的污水管网,主要包含污水截留井和一体化提升泵站。根据前期水量调查预测,项目设计污水提灌总规模为每天1.5万立方米。
区城市管理局公共事业所所长程鹏介绍,由于该片区以前建设的泄洪沟(排污口)距离地面约14米,几江城区后建的污水处理主管网据地面约2米,两条管网之间存在近12米的落差,以致该片区市政污水无法流入污水主管网,只能在地下修建污水截留井和泵站,采取水泵提灌的方式,将截留的污水从截留井抽入污水主管网中,最终进入几江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尽管该项目用地面积仅68平方米,却是一块相当难啃的‘硬骨头’。”程鹏介绍。由于截留井和罐体需要在距地面15米的地下修建安装,且该片区地处长江沿线,地下土层由鹅卵石和泥沙组成,地质结构较为松散,给项目施工造成了很大难度,仅在论证阶段,专家就推翻了多套方案。最终,施工方采取了打桩浇灌的方式,先向地下打入了13根钢桩,再行浇灌混凝土,最终建造截留井,埋入一体化提升泵站。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对市政污水实现“智能提灌”,按照“2用1备”的原则,施工方在一体化泵站中安装了3个提灌水泵(采用进口泵机,循环启动方式,避免泵机在短时间内多次启停)。当收纳池中的污水水面高度达到1.6米时,1个泵开始工作;污水水面高度达到2米时,第2个泵将启动运转,既及时处理了市政污水,又满足了节能环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