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双福新区的重庆浦项宝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只见一块块米白色的PIR+岩棉防火保温板已经装车完毕,准备发往重庆市渝北区。目前,该公司正在为重庆际华目的地中心滑雪场项目生产、安装内外保温板,总生产面积超2万平方米。 重庆浦项宝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钢结构建筑围护系统研发设计、加工制造、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占地45亩,工厂面积1.5万平方米,拥有目前国际领先的连续复合板成型生产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资源,与上海宝钢、博思格钢铁集团等知名企业互为战略合作伙伴。其产品与服务主要针对西南地区,产品畅销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俗话说:“冰雪运动不过山海关”。在南方,滑雪运动大多只能在室内进行,在相对炎热的环境下如何“留住冰雪”,这无疑给保温材料提出了巨大考验。 “我们每个项目的保温材料都是‘私人定制’,根据项目的客观条件和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化调制,以达到最好的保温效果。”宝鼎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滑雪场当地的气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结合滑雪场内部的环境结构、室内空间和不同的功能分区,公司科技研发人员在岩棉和聚氨酯的配比上进行了大量计算和试验,在短时间内调制出了适合该滑雪场的最佳比例。 近年来,宝鼎公司以产品品质为抓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年投入科研经费超700万元,引进该行业专家2名。截至目前,其科研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20%,拥有专利8项。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升级设备,提高自动化率和生产效率,从意大利引进国际先进的聚氨酯发泡系统及岩棉侧边喷胶系统等设备,其生产速度每分钟3至7平方米,年生产能力可达80万平方米。
重通成飞科技研发创佳绩 掌握国内最长海上风电叶片核心技术 江津日报讯(记者 廖洋 廖秋平)昨日,记者走进珞璜工业园的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技术中心办公室内,科研人员们正围在电脑屏幕前,对一页风电叶片的图纸进行讨论和分析。原来,这是刚刚在江苏如东下线的国内最长海上CGI5/6MW-83.6米风电叶片,虽在江苏下线,但其核心技术却源自江津,是重通成飞科技研发方面的又一巨大成果。 该叶片长83.6米,重25.2吨,叶根节圆直径3.6米,兼顾了5MW和6MW机型的结构设计和长度可拓展性,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海上风电叶片。叶片使用的碳纤维相较于传统玻璃纤维,能使主梁叶片减重近25%,通过精益的结构优化、精细的设计和其他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最终能实现单支叶片降重11吨。 从零开始到实现该叶片的一个又一个突破,最终到生产下线,“巨鲸出海”的背后是该公司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在整个项目设计研发过程中,重通成飞在传统的主梁、腹板预制基础上,首次在大型海上风电叶片上成功实现了叶根预制、后缘梁预制等工艺,掌握了完整的预制成型叶片工艺技术体系。通过多部件预制工艺的实施,不仅降低了叶片整体成型的质量风险,其生产效率还比常规制造工艺提高了30%。 同时,重通成飞从性能、成本、环保、安全的角度出发,大胆采用了一系列新材料、新技术,如叶片壳体和腹板芯材均采用PET环保新材料,并兼顾了SAN芯材设计方案;开发了叶片在线状态智能监测新技术,对叶片运行实时监测,避免了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江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