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做过一个梦,梦中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那个梦真是太美了。”禾下乘凉,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过的一个幸福的梦。
一直以来,这位87岁的老人仍在为之努力。如今,这个梦想已在我区逐渐成为现实。今年,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引进试种袁隆平巨型水稻,进行气候适应性试验,打造江津版“稻梦空间”。
昨日,记者在现代农业园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基地里,看到“水稻巨人”生长在田间,长势良好,高度比普通杂交水稻高出一半左右。
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工作人员韩旭介绍,这种“巨型稻”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今年4月在我区进行小范围试验,这种巨型稻结穗后,接近2米。除了个高,这种巨型稻的穗子要比普通的超级稻大很多,抗病虫害能力也很强,产量方面预计比普通超级稻增产20%。由于够高,该巨型稻的秸秆可以作为编织物,当做稻草还田的有机肥或者牛畜饲料。
记者在当天发现,比人高的巨型稻细长挺拔,正处在稻穗成熟期,风一吹,稻穗轻轻摆动,往稻田深处走去,如同走进芦苇荡。据介绍,该品种还可以进行田间造型,打造艺术观光农业。
袁隆平巨型水稻今年4月在我区开始试验种植,它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大50%以上。经测算,一蔸巨型水稻平均有35个左右的稻穗,每穗有800粒左右的稻谷,每千粒稻谷重28克左右,预计亩产1000公斤左右。
培育超高水稻难在哪? 韩旭解释,最大的难度在于超高产高秆品种抗倒性能相对较弱。力学原理指出,空心杆所能承受的压力与其高度成反比,稻秆越高的品种越易倒伏。袁隆平院士团队初步认为,利用优势强大的亚种间组合,使巨型水稻根系十分发达。结穗时,稻穗下垂使重心下降,利用茎秆非常坚韧和基部节间短、粗和脚重头轻的稻种资源,这样多管齐下,就有可能选育出高度抗倒的超高产组合。
更多精彩关注牛黄清心丸的作用和功效 mini.eastday.com/mobile/17010419450612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