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今日江津
›
高考加分项真的取消了吗?教育部新高考改革还无法消除课 ...
返回列表
查看:
2929
|
回复:
0
高考加分项真的取消了吗?教育部新高考改革还无法消除课外班!
[复制链接]
小四月
小四月
当前离线
积分
1866
107
主题
226
帖子
1866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18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186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4 积分
积分
1866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9-17 14: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在追逐名校的潮流得到进一步强化的今天,与名校录取标准匹配的“隐性加分项”以及由此产生的课外培训,也将持续发展,政策与市场的反差还会继续拉大。
全国性高考加分项一度被视为阻碍教育公平的绊脚石。经过2014年以来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修正,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优秀生、奥数、体育特长等加分全面取消。
不过,与“曾经的”加分项配套的课外班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反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暑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逆袭”局面。
难道政策没有落实到位?表面上的“全国性加分项”大部分取消了,但谁又能阻止中国大学自主招生的“加分项”呢?
一个现实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大约10年前,教育部推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又称“珠峰计划”),旨在回应“钱学森之问”,培养优秀的尖端科技人才,目前已经扩大到全国大多数研究型高校。
清华大学2009年开始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部分实验班便采取“奥赛+校内二次测试”的选拔模式。
没有“奥数”等提高班的支撑,学生恐怕连入选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这类选拔还有些小众的话,看看近年高招期间牛校的“盘外招儿”就更清楚了。
在清华大学录取的考生中,“自主招生”(顶尖学科竞赛获奖者)和变相自主招生(平时成绩优秀生)约占计划招生总数的80%,再加上扶贫帮困的14%,留给“裸考”生的机会已经寥寥无几。
别忘了,学科竞赛加分和优秀生加分是被教育部明令取消的,有什么用呢?加分不显示在试卷上就好了。
即使最大程度地挤去其中的“水分”,获得清华“隐性加分项”学生的比例也几乎达到三分之二多数。
这不仅仅是清华大学的策略。全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都是中国官方排名确定的国家级名校,谁不愿意录取优秀学生呢?
按照高考成绩录取当然还是主要途径,但竞争太激烈。自主招生的录取机制将重点放在了高考前,而网罗优秀学生的标准如何界定呢?其实还是学科竞赛、平时成绩、专项特长等指标。
这样一来,教育部打击课外提高班、补习班的结果,只是促成了培训市场的重新洗牌,反而在短期内造成政策性供给短缺的局面,使家长和学生的报班成本再次提高。
新高考改革原本希望强化教育公平的主旨,但忽视了教育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即在全国高考升学率连续多年达到70%以上的背景下,教育公平的焦点已经集中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分配上,比如重点大学的升学考核模式。
在追逐名校的潮流得到进一步强化的今天,与名校录取标准匹配的“隐性加分项”以及由此产生的课外培训,也将持续发展,政策与市场的反差还会继续拉大.来源:搜狐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