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是一个诗意的城市,大山大水,蕴藏诗情。从初唐陈子昂开始, 历代众多的文人骚客就开始在江津开采诗词的富矿。历史上,江津除了江渊、钟云舫、吴芳吉等本土著名诗人外,陈子昂、杨慎、司马光、黄庭坚、杜莘老、王十朋、张船山、王世祯、赵熙、陈独秀、冯玉祥、高语罕等外地著名诗人寓居江 津,他们为江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吟哦大山大水,赞美诗意江津,江津的每片山水都洋溢着诗情,江津的每处村庄院落都充满诗意。行走江津,回眸一顾,这里的山水就能拨动诗人们激奋的灵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句。江津还有中国唯一的杜诗传承基地——清泊小学(杜氏宗祠),有中国最大的水下碑诗林—— 长江莲花石水下诗碑林。古韵新声飞万水,锦章玉句越千峦。
江津有诗,不在远方,诗就在江津人脚下。从今日起,江津发布将陆续连载各镇街诗联分布,带领各位亲们发现,原来诗就在你身边……
几江街道诗联分布
江公享堂
位于几江街道石狮子街。明翰林学士、太子少师、工部尚书江渊还乡后的住宅。江渊工于诗联,撰有江津前后八景诗,声名远扬。另著有《锦荣集》《观光集》。江公享堂大门有明成化帝朱见琛钦赐门联: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门额竖匾“江公享堂”。此联褒奖江渊功勋,字体笔力厚重工稳,不失大家之范。内有明工部尚书江 渊陈列室,展出前后八景诗画。
心舟亭遗址
位于江津县原盐业公司与原公安局后院交界处。早年有一木亭曰心舟亭,黄 庭坚曾数次在此与朋友一起品茗尝果,曾作《心舟亭次韵李任道食荔枝有感三绝》。其诗曰: (一) 一钱不值陈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 白发永无怀橘日,六年惆怅荔枝红。
(二) 今年荔枝熟南风,莫愁留滞太史公。 五月临江鸭头绿,六月连山柘枝红。
(三) 舞女荔枝熟虽晚,临江照影自恼公。 天与蹙罗半宝鬓,更挼猩血染衣红。
陈独秀旧居
位于鹤山坪石墙院。新文化运动先驱、“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晚年寓居 处所。他在此度过了人生最后三年时光。在此编纂《小学识字课本》,并创作了 20 首诗词作品,其中一部分作品反映江津的自然、人文风光。江津区文联编印有《陈独秀江津诗选》一书。 郊行 陈独秀 蹑履郊行信步迟,冻桐天气雨如丝。 淡香何似江南路,拂面春风杨柳枝。
漫游 陈独秀 峰峦出没成奇趣,胜境多门曲折开。 蹊径不劳轻指点,好山识自漫游回。
石墙院大门挂有门联。其一曰: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其二曰: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老胸中常有诗(集句)。另有楹联曰:坐起忽惊诗在眼;醉归每见月沉楼。
江津中学堂旧址
在江津城内。新中国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的母校。著名国学大师王利器,著名戏剧家赵铭彝母校,中国著名泼墨画家、书法家张大千早年曾在此就读。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在江津城艾坪山麓。馆藏有文学作品《聂荣臻回忆录》《聂荣臻传》《山高 水长——回忆父亲聂荣臻》等和其他诗词书画作品。有 110 米的隶书石刻诗卷《聂荣臻诗传》(作者张又栋)。
三倒拐天星凼
著名电影美学大师钟惦棐故居。钟惦棐系重庆市历史文化名人。
麻纱市
著名画家张采芹故居。张采芹系“蜀中三张”之一【画坛蜀中三张:张善 孖 (张善子)、张大千、张采芹】。
鼎山叠翠
位于城中小官山汽车站前武城路一带,山已消失。明代翰林学士、太子少师、 工部尚书江渊所撰《江津前八景诗》之第一景:鼎山叠翠。其诗曰: 其一 层峦叠巘摩晴空,堆螺染黛谁为工。 苍松远嶂暮烟紫,碧桃浅映春霞红。 见说嵩高降申甫,孔硕之章振今古。 愧我宦游空白头,归来与世曾无补。 其二 几江形势甲川东,山势崔巍类鼎钟。 岚净天空青嶂耸,雨余烟敛翠华重。 钩帘对酒情偏逸,拄笏吟诗兴颇浓。 安得辞荣归故里,巢云直卧最高峰。
鹤峰霁雪
位于鹤山坪。明代翰林学士、太子少师、工部尚书江渊所撰《江津前八景诗》 之第四景:鹤峰霁雪。其诗曰: 其一 遥峰敛翠留晴雨,素练平铺渺千里。 冰刀剪水随风飘,乱落杨花飞不起。 骑驴仙客来探梅,霜蹄个个翻银杯。 冻鞍卧倒跨黄鹤,乘风直上琼瑶堆。
其二 积素凝华望不穷,参差埋却翠芙蓉。 高丘一夜成琼岛,老树千年化玉龙。 银海忽惊红日上,丹崖疑被白云封。 梅花开放知多少,雅称诗翁策短筇。
诗教名校
四牌坊小学、菜市街小学校、西城小学校、几江实验小学。 (来源:@江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