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帮助我们全家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一定要把日子越过越好,才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的扶持和关怀。”在龙华镇新店村6社,已脱贫户施俐向记者讲述这几年的经历时,含着泪花的眼中满是坚定的目光。
施俐和丈夫李开银抚育了一双儿女,一家4口虽不富足却生活得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李开银被查出患有直肠癌,治疗期间将家庭全部积蓄花光,一双儿女尚未成年,一家人因病致贫。
转机出现在2014年,施俐一家被纳入建卡贫困对象,在帮扶干部帮助下享受到诸多扶贫政策,于2015年底脱贫。谁知2016年2月,李开银的病情急剧恶化,不久便离开人世。此时施俐一方面为丈夫去世而伤心欲绝,一方面为支付丈夫的医药费发愁。她不知道的是,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脱贫之后住院治疗仍然享受医保救助政策,经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结算后,仅花费了1000多元。
为了帮助施俐一家渡过难关、防止返贫,新店村两委帮助她申请了民政低保兜底,全家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天不遂人愿,2018年7月,施俐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区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得以稳定。两次住院治疗,再次让施俐切身感受到了医保扶贫政策带来的好处,经过基本医疗、城乡医疗救助等一站式结算后,个人仅自付5000多元。
精准医保扶贫政策的帮助为这个一再遭遇不幸的家庭点燃了希望之光。2019年初,施俐报名学习了艾灸养生技术,并申请了2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在龙华镇开办了一家艾灸养生店。她说:“我一定不辜负党和政府的恩情,要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好。”
市民咨询工作人员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阻碍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两大“拦路虎”。如何阻断病根拔穷根?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医保扶贫精神,严格按照医保领域扶贫决策和部署,全力抓好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工作。贫困人口参保资助政策方面,我区实行定额资助,住院、门诊特病实行“两升两降一取消”,即从2019年9月1日起,较普通参保群众而言,农村贫困人口在区域内区县级医院住院费用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倾斜政策;住院报销起付线降低50%,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全面取消大病保险封顶线。农村贫困人口在办理住院时,只需出示社会保障卡,便可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待遇,并且实行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状况明显改善,医疗费用负担显著降低。
今年1至5月,全区累计医疗救助6.75万人次,支出救助金额2041万元。其中,建卡贫困户医疗救助6339人次,支出救助金额136万元。
来源:江津交巡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