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2349|回复: 1

[知名乡镇] 故事很长,先从白沙古镇的老街改造说起,与老街时光、中师岁月相遇

[复制链接]

1886

主题

1908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552
发表于 2021-10-25 18: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没有接到这条老街的氛围营造项目,就不会想到记录白沙老城繁荣的小巷依然存在,夏日最热的一百多天和小伙伴在这条从未踏足的石板路上往返近百次,那段极具缅怀和传承意义的中等师范教育历史也比预想中的更震撼、更深沉。
小镇有城市中没有的“旧”,旧的街道、旧的房屋、旧的人,百年来时光刻在砖瓦、石梯上的旧痕,屋檐下老人口中讲的一遍又一遍的旧故事。老街,本身就是故事、就是场景,承载几代人的生活记忆和念旧情节,其作为一座城市的历史遗珍,本就不该被除旧换新,周边居住的老一辈人也是极为不愿的,从在项目进程中老人们对工人大肆动土动砖的反感中而越发感受深刻。


这次把白沙古镇的陈家坡老街打造成为中师主题文化街区,这一手“怀旧情怀”牌,是想把中等师范那段光辉岁月留在这条古镇老街上,把百万中师生及几百位匠人们传承“百年中师,师范百年”这中等师范教育精神烙印的初心传递出来。



e9118422678cdfc37acc64cbd0c6da85.jpg



街区范围为中师陈列馆(原第二陆军医院旧址)外部主要人行交通干线,白沙东山路口停车场至陈家坡杏林街沿线和白沙东山路口停车场途经教育大道至航天校校门两条街。街区以中国中师陈列馆为核心,紧扣中师教育文化属性,基于古镇老街等历史建筑文化和百姓传统生活文化元素,还原中师学习、生活场景,凸显中师文化精神,借以演绎中师人生。

老街具备丰厚的文化厚度和生活底蕴,是人们常年累月在其中生活积累而来的,譬如表面脱落逐渐显现出肌理的土墙、长满青苔和野草的青瓦,或是被行人踩踏变形的石板路,它们让老街具备生物形式以外的生命力,也成为有些人去往大城市却还有大部分人愿意守在老房子里的原因。与老街匹配的除了复古的建筑物,还有悠久且极具意义的历史内容,这就是本次将中师教育这段在白沙历史深远、影响深刻的岁月拿到陈家坡来进行再现和缅怀的原因,两者都是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去感同身受,下定决心去铭记和传承的。

253ea60eb8bd6682cfb5c9cbcc680704.jpg



2ef06de2fcdc727baa72d9e7f9cdd93c.jpg



△ 精神堡垒居民小区后门的水泥路和停满车的泥泞地,外围是几户砖瓦房和农家菜地,原先居民经过这里进入陈家坡老街,现在游客经过停车场进入街区,就好像那个时代的学生考入中等师范学校展开3年受益一生的师范教育。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教育者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和崇高职责,一定要先行增强本领,不断提升破解难题的能力。

7540271ac874c6941ca7992a1388600d.png



67f6f544843d0b2650919f6c49f3d476.jpg



85cbb44032f8008a1915d33a4b5958c8.jpg



d5f6733c75cdab0c4d38208abd161e1c.jpg



△ 文化浮雕墙、入学报道、徽印墙爬上青苔的水泥围墙,年生久远的居民棚户,现在成为呈现中师年代记忆的文化浮雕墙,新生用箩筐、网兜、木箱等工具将竹席、被子、衣服、书本、生活用品等带到学校报到处办理入学手续。 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是全国范围的现象级教育体系。中师是国家的中师,也是全体国民的中师,应当牢记中师精神、不忘教育初心。


d076ef9c263cee992773eee09c4753de.jpg



855cba77a870637860f39045fe0b36a1.jpg



cfb3204f2eb8fde1ba08366c3b3a8a94.jpg



△ 涌泉景观小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师生受教多年,感念师恩,又投身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一生,只为培育代代学子。

0d20f2378664c8b5b12c6419a7a513ec.png



f859aa5f362ffcd7e29957dc87ed2d23.jpg



a5bc02dcd687b06fe3b8622c60768e68.jpg



0b5437f402e1575bee2257aaf9dcb1d5.jpg

△ 中师树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黄桷树根植大地如中师生扎根基层,支撑中国基础教育。



80d432b6f0ab4d1f5e5a82d0bc022bc7.png



662b8319d47bb6545a727ca4d9c0d30f.png





9040751d759a09d913df346fb0c15c72.png



△ 杏坛轩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现今理解为教育界。雕刻对联为白沙镇双槐树旧址大门对联“心系门墙桃李千千树,情怀华夏河山万万年”,责任、担当、奉献,正是老师们的忠诚和热爱的写照,当年的学生成为了老师,也是像当年的老师一样,用温暖的光把学生们的心照亮。心怀大爱,不辱使命,做心系门墙、情怀华夏的好老师。

5d49205f7e3ed82060d78ead3a5ce342.jpg



f14abb1939d622760fe9ae34f3d43787.jpg





69718721d969c37e794e1f1b61a1a5ad.jpg



32e2b5f440353db8b4671e2c76d7f547.jpg



△ 中师三笔毛笔—传统文化精髓,字如其人,静心养气;钢笔—刚直不阿为人,规规矩矩做事;粉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师者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表达所有中师生“为师亦为范“、”传道授业解惑”的精神图腾。

a014adccbf991d67426268a2fcfdd304.jpg



af6fbd23b7f0c1c2c1122fd2838d2182.jpg

△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56eb8c5c4de62b76cbd385ba1d86f7ee.jpg



d2ae3179e6d59c301dfb31302145ba19.jpg



△ 甘为人梯教师的默默付出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也正是大家大为赞扬和歌颂的,正如陶行知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7fdc99f2bcda51837e27cba5d8f03764.jpg



9b98414ee2cf5dd6b182fa1ac8246b03.png



92f887c3ae1572715a6f0be7942d9b5f.jpg



09e031712fac22e4c1cdc5dd77071ca3.jpg



71f8a16a84361c440bbed6c124d31c8c.png



2335683eb04fa58959bb256425de588a.png



e8414523ac6a1e8acdc11e30220826cf.jpg

△ 部分墙体彩绘

项目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隔三差五约上几个中师毕业的老师一起喝茶聊天,听他们回忆那段难忘的时光。每天上午的文化课课程紧凑且丰富,下午的艺术课美术、唱歌、乐器、舞蹈等非常多元化,劳动课也是真正的下地干农活,课后除了简单的娱乐休闲以外还要做一些洗衣、缝补之类的家务,中师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听老师们说起来也是画面感十足。

师门广场


aa4fd985ee8ab74c9a32c3997020b373.png



b37a42d7424f2ad47e39b91c47adba31.jpg



4908995503fdac2177870d0d47028b62.png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初入中师,师范示范;旦出中师,一身一生。“中师为倚,终身执笔“。“书倚+笔倚”,旦出中师者,以中师教育为倚,以中师三笔为器;再供书倚以坐憩,送笔倚以作礼;不以中师为终,只为以“中师”为始。


340b4943b27d2c7d42ad1f7118fdefee.png



be7899f3b1d3f7bdce7aa9fc0bda163a.png



3a2cdec7f82679144f46588137c3e2a5.jpg



0178a3e4f3d2e037eadcc501ed7396f2.jpg

△ 中师师门


毕业以后从业教师还是其他,都要铭记和传承中师教育精神“信念、道德、学识、仁爱”。


项目结束后便迎来了热闹的开馆/开街活动,除了到中师陈列馆参观和街区打卡的游客外,老街又恢复了往常的样子。街口一左一右是两家摆了几十年的手艺人,歇脚的行人坐在两侧石凳上,与补鞋匠、裁缝师傅谈起适才在场市上发生的新鲜事。石梯半坡是家露天理发店,温柔的中年妇女在自家门口搭起零时摊位,光顾的都是来往的街坊邻居。街坊小卖部、药店、大光大书店分布在老街,天气好的时候,还会看到黄桷树下休息的路人、凉亭下凑一起打牌的居民。

ece4bd7bde747ca095d622a7149ed6c2.jpg



850bbc4445be4168dbef82e36138c6d7.jpg



28ecb77bae2f90af3bd92d426579ca99.png



b9e918ce3f54413394bf13fd7f469b8c.jpg



6601922d0b9b42dea3e695950c0aea9d.png



dd28ecf4f669559aaa4cec7787a77d44.jpg

这里在悄然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是又还是那条饱经风霜的老街。
期待你来,与老街时光、中师岁月相遇。
(来源:十口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26

主题

5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江津一哥

Rank: 8Rank: 8

积分
130026
发表于 2021-12-15 20:58: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