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2679|回复: 0

[人文历史] 江津藏着长江第一大佛!这座被江水劈开的古镇,藏着八仙传说与千年石门

[复制链接]

2587

主题

26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224
发表于 2025-7-11 14: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春日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清澈如翡翠的江水在两岸峭壁间奔涌,仿佛硬劈开一道天然石门,粼粼波光洒在岩壁上,璀璨夺目。老船工驾着渔船顺流而下,发动机声与浪涛声交织:“这就是石门镇名字的由来,长江用千百年才刻出这道门。””对岸倒映在江面的大佛寺飞檐古朴巍峨,寺内藏着全国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而铁拐李踏浪成仙的传说,更为这座古镇增添了神秘色彩。
石门之名:江水雕刻的千年印记

隆冬时节,长江水位退去,露出大片斑驳石滩。在江津区石门镇临江之处,一道天然凹痕赫然显现——两壁如刀削般垂直,中间凹陷处形似巨型门洞,这便是“石门”名称的由来。当地老船工撑着小船,指着江底裂缝说:“每年12月到次年3月,只要水位降到160米,这道‘石门’就会现形,老辈人就是看着它给镇子取的名。”而在镇文化馆的古籍中,另一种说法同样流传已久:冬春枯水期,两岸石壁对峙如门,奔涌的江水穿隙而过,故有“石门镇”之称。两种说法虽有差异,却都印证着这座小镇与长江密不可分的渊源。


e46e02e210caee699d52d34f3e67f93a.jpg

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行政变迁

翻开尘封的《江津县志》,石门镇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清初,这片土地隶属江津县思善里,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划归江津七都二甲管辖,彼时的官方文书中,已出现“石门场”的记载。到了宣统二年(1910年),乡镇自治会成立,此地又属七星镇版图。1935年,“石门联保”正式设立,成为地方行政的重要节点。此后数十年间,区划多次调整,直到1993年12月,石门、李家、河口三乡合并,组建石门镇;2001年3月,秦家镇并入,最终形成如今的区域格局。镇志办泛黄的档案里,还保留着当年合并会议的手写纪要,字迹间藏着几代人的努力与抉择 。


c5266d05dff928032ef67fabd6742cf5.jpg

石门大佛:万里长江第一佛

石门镇的名字,也与一座古老的寺庙——石门大佛寺息息相关。这座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的寺庙,默默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它临江而立,正殿巧妙地借助长江之畔的巨崖之势,巍峨壮观。共七层的建筑,高达二十四点八四米,与崖石浑然天成,仿佛一幅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完美融合的天然画卷。寺内,我国现存最大的脚踏莲花观音造像庄严肃穆,高达十三点五米,其造型独特,栩栩如生,自古以来便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大佛”。每一道线条、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佛教的虔诚之心 ,历经无数次修缮保存至今,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艺术与人文的瑰宝。

石门镇不仅是石门大佛寺的所在地,还是神话人物八仙之首铁拐李的故乡。据传,铁拐李诞生于石门李家村,晚年在石门石笋山修道,药王观、拐李祠等遗迹至今犹存。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为石门镇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让人们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不禁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

此外,据地方传说,石门还是唐代著名玄学家、天文学家袁天罡的故乡。袁天罡在天文、历法、相术等领域的卓越成就,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让石门镇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智慧和学识,成为了石门镇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门人不断追求知识和进步。


31082811bcfeac03d72982b788db05d1.jpg

交通枢纽:黄金动脉的交融

石门镇拥有令人羡慕的交通优势,长江黄金水道和成渝铁路这两大水陆交通动脉在此交汇。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赋予了石门镇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重庆港江津港区石门码头,年吞吐能力达400万吨,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滨。它主要运输砂石、煤炭等大宗物资,辐射川、滇、黔及渝西地区,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船只在江面上穿梭往来,汽笛声回荡在江面上,奏响了一曲繁忙而和谐的乐章。


199d3a2941261f3a84554edb5faf73ad.jpg

成渝铁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于1952年通车后,一直是川渝交通的“大动脉”。石门镇境内的平等站,虽只是一座四等小站,但却承担着重要的运输任务。它不仅服务于沿线居民的通勤,还将石门镇的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5612次绿皮列车,就像一条连接石门镇与外界的纽带,每日停靠平等站,带着人们的期望和梦想,驶向远方 。坐在列车上,窗外的风景如诗如画,仿佛在诉说着石门镇的故事。

除了水运和铁路,石门镇的公路交通也十分便捷。渝泸北线高速公路已于2023年11月20日通车,石门镇设有高速下道口,与成渝铁路、长江水运形成了“铁公水”联运网络 。从石门镇驾车至江津主城区仅需20分钟,至泸州车程缩短至1小时内,大大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省道S547滩盘至石门公路改建工程也于2025年4月完工,将石门镇与白沙镇的通行条件优化,惠及沿线超10万居民 。宽敞平坦的公路,像一条条银色的丝带,将石门镇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


7208676eec0426578cc5ae3f3a93684b.jpg

产业新篇:农旅融合的盛宴

石门镇的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晚熟柑橘和花椒,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名片。石门镇享有“晚熟柑橘之乡”的美称,是全国“一村一品”(柑橘)示范村镇。2024年,全镇柑橘种植面积8000余亩,主要分布于李家村、金龙村、永安村等地,其中晚熟柑橘种植面积6000余亩,有清见、春见等10多个品种 。每到柑橘成熟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园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些晚熟柑橘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石门镇的花椒种植也颇具规模,现有花椒1.8万亩,以九叶青花椒为优质品种 。花椒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每到收获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麻香。九叶青花椒以其颗粒饱满、麻味纯正、香气浓郁而备受青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efbb411539b2ff9f3f06736e53a552d6.jpg

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石门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每年举办的晚熟柑橘采果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的乐趣 。游客们走进果园,亲手摘下新鲜的柑橘,品尝着甜蜜的果实,感受着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石笋山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登上石笋山,俯瞰四周,山峦起伏,景色美不胜收。美樱花海,每到樱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樱花如粉色的云霞,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石门大佛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前来瞻仰朝拜,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

在农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石门镇还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新建了一批农家乐、民宿,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住宿和餐饮服务 。修建了旅游步道、停车场等设施,方便游客出行。同时,石门镇还积极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民俗表演、摄影比赛等,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


d7c8e2b3faac793198d6a5d70a195013.jpg

未来展望:向新而行的石门镇

站在乡村振兴的潮头,石门镇正紧握时代脉搏:优化晚熟柑橘与花椒种植技术,让"一村一品"金字招牌更闪亮;加码旅游开发,以大佛文化、田园风光为媒,打造川渝文旅新地标。随着成渝铁路升级竣工,高速路网加密成网,这座川渝交界的物流枢纽,将借交通东风激活区域经济。

未来,石门镇既要守住长江生态本底,传承千年文脉,更要让古老街巷与现代产业同频共振。当江水继续冲刷着石门奇观,这座被时光厚爱的小镇,正向着"诗与远方"的新图景加速奔涌。

612d4cbe3512b878ccb9e51ea842ce98.jpg

来源:清风拂过的痕迹作者:清风,党员,70后,重庆市散文协会、江津区作协会员,新时代文艺青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