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人才网
江津房产网
江津二手房
江津相亲网
二手交易
师傅到家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本版
用户
江津在线
»
江津论坛
›
聚焦江津
›
江津概况
›
中山龙塘庄园重生记:一座古宅跨越百年的保护传奇 ...
返回列表
查看:
3189
|
回复:
0
[人文历史]
中山龙塘庄园重生记:一座古宅跨越百年的保护传奇
[复制链接]
江小仙
江小仙
当前离线
积分
18224
2587
主题
264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8224
发消息
发表于 2025-7-11 14: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在重庆江津中山镇层峦叠嶂的群山深处,藏着一座会“说话”的建筑——龙塘庄园。这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宅,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从油商豪门的深宅大院,到战时的避难所,再到乡村小学的读书声,如今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生之旅,见证着巴渝大地的沧桑巨变。
油商巨贾铸就的建筑传奇
龙塘庄园原名余家大院,它的诞生与余氏家族的商业崛起紧密相连。清末民初,余氏先祖余世海以经营油房起家,通过收购桐子榨油积累起丰厚财富。发迹后的余氏家族怀揣着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文化的追求,遍访川渝两地的能工巧匠,历时十余载,将江南园林的婉约与巴渝民居的雄浑完美融合,最终造就了这座占地8100平方米的建筑奇迹。
站在斑驳的虎皮纹石墙前,手抚过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砖石,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推开厚重的木门,95间房屋错落有致地铺陈开来,36间楼房雕梁画栋,尽显昔日辉煌。最令人称奇的当属三重递进式院落里的戏楼,飞檐斗拱间的木雕虽已染上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栩栩如生。想象百年前,这里锣鼓喧天,戏台上的演员一袭华服,演绎着古今悲欢,台下余氏家族的老少围坐一堂,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那是何等热闹的场景?
花园内,四季花木与假山池沼相映成趣,将自然山水巧妙地浓缩于一方天地之中。漫步其间,恍惚间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世界。老辈人常说:“这园子的布局,那可是照着‘天人合一’的讲究来的,走一圈,心都能静下来。”
时代浪潮中的风雨变迁
然而,再坚固的建筑也抵不过时代的洪流。民国时期,川渝大地战火纷飞,曾经紧闭的庄园大门,为数百名避难乡民敞开。那些原本用于宴饮的厅堂,临时搭建起简易床铺;精美的雕花窗棂,被钉上木板抵御流弹。庄园里不再有丝竹之音,取而代之的是人们不安的低语和对和平的期盼。“当时我爷爷说,夜里常能听见孩子在雕花梁柱下哭,那声音听着揪心啊。”78岁的李大爷回忆道,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古建筑又肩负起新使命。先是作为地方行政中心,政府工作人员在青砖黛瓦间处理公文;随后改建为乡村小学,朗朗读书声取代了昔日的欢声笑语。李大爷曾在这里度过小学时光,他笑着说:“那时候我们最喜欢在雕花廊下玩耍,虽然房子有些旧了,但在我们心里,这里就是最有趣的乐园。”
但长期的超负荷使用与缺乏维护,让庄园逐渐走向衰败。墙体裂缝纵横交错,木质梁柱被白蚁蛀空,精美的木雕在风雨侵蚀下斑驳难辨。看着曾经辉煌的庄园日渐荒芜,当地老人常常聚在庄园门口叹气:“这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啊,难道就要这么没了?”就连从小在庄园长大的王阿婆,每次路过破损的戏楼,都忍不住偷偷抹眼泪。
政府主导下的重生之路
2023年,江津区启动龙塘庄园抢救性修缮工程,这一项目纳入了中山镇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计划,总投资1430万元,全部由政府专项补助资金支持。修缮团队中,52岁的张师傅带着父亲留下的墨斗和凿子进驻庄园。“我家三代人都在和老房子打交道,但修复龙塘庄园,压力比山还大。”张师傅坦言,“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修复过程困难重重。在修复戏楼的榫卯结构时,传统燕尾榫因年久腐朽无法承重。张师傅和团队历时三个月,尝试了十几种木材配比,进行数十次承重测试,甚至邀请北京古建筑专家远程指导,才最终找到解决方案。青砖选用当地古窑复刻的老工艺砖,每块都经过手工打磨;粘合剂沿用传统糯米灰浆,光是调配比例就反复试验了40多次。
目前,龙塘庄园的保护利用仍处于规划阶段,暂未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运营。根据江津区发改委公布的信息,修缮资金主要用于建筑本体修复、白蚁防治和消防设施升级,预计2025年底完成主体修缮。未来,这里将探索“古建筑+研学”“非遗体验工坊”等文旅融合模式,计划在2026年面向公众开放。虽然尚未开放体验项目,但这座承载着百年历史的古庄园,已迈出了重生的关键一步。
从油商巨宅到文化遗产,龙塘庄园的命运变迁,不仅是一座建筑的重生史,更是巴渝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缩影。当张师傅最后一次用墨斗弹出笔直的线条,当李大爷抚摸着修复后的雕花窗棂露出笑容,这座深山里的明珠,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讲述属于它的传奇故事。
来源:清风拂过的痕迹
作者:清风,党员,70后,重庆市散文协会、江津区作协会员,新时代文艺青年。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