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
团队提质,规范医疗根基
慢病管理,规范诊疗是根基。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医生准入标准,在11名在岗医生中,4人完成临床医生规范化培训,全员通过全科转岗培训,另有4人具备三甲医院进修经历,形成一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的诊疗团队。同时依托医共体资源优势,定期邀请上级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与方案打磨,确保每一位患者的治疗方案都精准适配病情,从源头筑牢慢病防治的“专业堤坝”。
PART 02
辨证施治,增效慢病管理
“同样是高血压,痰湿体质和阴虚体质的调理方法大不一样。”中心中医馆医师介绍,针对慢病患者个体差异,中心推行中医体质辨识下的辨证施治,提供耳穴压豆、穴位埋线、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还为患者定制个性化中药茶饮。这种“传统智慧+精准干预”的模式,既减少了药物依赖,又增强了治疗效果,让中医药成为慢病管理的“增效利器”。
PART 03
三重激励,提升依从活力
针对慢病患者随访依从性差的痛点,中心推出“积分兑换+专属手册+免挂号费”三重激励机制。为患者定制的两年期随访手册,详细记录病情变化与诊疗轨迹;参与定期随访可累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凭手册就诊还能免挂号费。截至目前,中心已发放随访手册8878人份,季度随访礼品兑换超10000人次,累计免挂号费593人次,实现从“被动追访”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为动态监测病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PART 04
定制食谱,健康融入日常
“春养肝、夏养心,不同节气的食谱都不一样,医生连我的口味都考虑到了。”拿到定制食谱的李大爷翻开随访手册,里面的膳食建议清晰明了。中心秉承“药食同源”理念,结合病种、体质与节气养生规律,为患者量身打造食谱,通过手册记录、短信推送等方式常态化普及,让“吃对饭、控慢病”的理念渗透到三餐四季,实现健康管理的生活化落地。
PART 05
运动指导,赋能慢病康复
“吸气沉肩,抬手扩胸……”在社区广场上,16人组成的专业师资团队正带领居民练习八段锦。中心聚焦患者康复需求,精选“八段锦健身功法”和“五爪按摩梳经络保健”两大项目,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立体化指导。标准化教学与持续性跟踪相结合,帮助患者掌握科学运动方法,有效提升身体机能,为慢病康复注入“活力动能”。
从规范诊疗到中医调理,从随访管理到膳食运动,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五联干预包”为纽带,有机融合医防协同、家庭医生履约与中医药健康管理,将健康服务从诊室延伸到生活场景。这种“全周期、精准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患者健康水平,更让“家门口的健康管家”越做越贴心,为基层慢病防控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