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和“三线建设资源分布与开发”课题调研,中共绵阳市委党校调研组一行3人在绵阳市委党校副校长、绵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仲平带领下于2021年7月9日来到重庆市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交流三线建设史资料并走访位于际华3539军旅户外体验馆内全国首家民间个人三线文史收藏馆“重庆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拜访了收藏馆创始人当年三线建设者今年64岁的何民权老先生。 “重庆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是一家以收藏三线文史资料和文物为主的收藏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区3539军旅户外体验馆内,收藏馆内有8个展柜收藏有三线建设各时期的文物有票证、徽章、书籍等1500多种。是保护、展示、研究的史料库,是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的创始人何民权,对江津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颇有研究,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江津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何民权老先生讲解三线建设史期的相关文件史料,此次参观由何老先生亲自解说,主要讲述了其江津区三线建设的历史,他从全国和重庆及江津讲述“三线建设”奋斗历史,"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是广大三线建设者的伟大壮举,何民权用大量的真实故事,让刘仲平副校长一行了解了在当年国际特殊时期,为了国家科技发展、国防力量的振兴,无数热血儿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来到大山深处,用默默奉献点燃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生动再现了老一辈“三线建设者”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介绍江津三线建设历史,细致的讲解了江津19家三线建设企业的前世今生历史,江津三线建设起步于1965年。在三线建设中,共接纳了以下19家三线建设企事业单位,成为重庆三线建设的主战场。原五机部(兵器工业部)6家:长风机器厂、五四研究所,川顺转运站、川南工业管理学校、青江机械厂、晋江机械厂;原六机部(船舶工业部)5家:永进机械厂、前进机械厂、新兴机械厂、红阳机械厂、0 9 4职工医院;原总后勤部4家:3533厂、3539厂、2383军库、2342厂;原石油工业部1家:塘河32111钻井队;另有3家小三线企业:江津造纸厂、重庆铁业公司、兰家坨港务局。通过参观完重庆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内1 9家文字图片介绍后知道了三线建设是共和国建设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今年,是江津三线建设56周年。也是全国三线建设57周年,57年在历史长河中是弹指一挥间.在三线建设地区却历经翻天覆地、沧桑巨变:三线建设在中国西部内地13个省市区构筑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门类齐全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现代工业和交通体系,形成了门类齐全的较为完备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内地培养了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高素质人才.并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共和国建设发展史上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线建设史是一部新中国的综合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工业史、西部13个省区市地方史、新中国移民史,新中国城市发展史。了解江津三线建设历史,认识到今天的江津工业强区来自于当年的三线建设,更为三线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所感动,提议馆前合照留影。通过此次走访对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三线建设企业发展历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缅怀三线建设时期的老三线人艰苦创业、峥嵘岁月;肩负着建设战略大后方和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重任使命,在那个年代参加三线建设的军工战士远离家乡,告别父母、妻儿,舍弃舒适的大城市生活,克服生活艰苦、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怀揣初心,无怨无悔,顽强拼搏,劈山开路,垒石砌砖,靠自己的双手,盖起了厂房,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智慧、勇气、毅力和干劲,昼夜垦耕研制产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重庆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是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的载体,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主题教育的红色课堂、活教材。做为教育工作者,要保持初心和恒心,传承三线建设精神,把使命扛在肩上,把承诺落到行动上;自强不息,刘仲平副校长表示,作为党校教育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强化自身修养,提升爱岗敬业精神,要以热情饱满的精神风貌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重庆市江津区三线建设研究会 2021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