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7-28 09: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自然天成
来到蔡家清溪沟,向綦江方向行驶1公里,走过一条小路,淌过一条小溪,再沿山路攀爬1小时,就能看见山崖里的别有洞天,这就是金仙寺,又叫金仙洞。
之所以又名金仙洞,就在于这座寺庙是以天然的洞穴为址,整座庙宇建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下面,仿佛是镶嵌在贝壳中的一粒珍珠,集天地之灵气。
庙宇正中有一扇圆形的大门,当地居民杨光平介绍,庙宇的前半部分的瓦砾房是后人修建的,后面的拱形石才是真正的精髓所在。抬头一看,在洞里神像上方1米处,一条约10米长的天然拱形石宛如一道防护屏障,为神像遮风挡雨。说来也奇怪,这拱形石竟然是与山体巨石连在一起的,天然而成。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眼下虽是酷暑时节,但身处洞穴,却感受不到丝毫的炎热之气,身心仿佛经历洗涤般沉静。侧耳能听见山泉滴水之声,从洞向远眺望,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一览众山小,好一处风水宝地!
有仙则名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金仙洞的闻名自然少不了洞内的神仙。据记载,金仙洞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占地90余平方米,洞内神像造型美观,工艺精湛,栩栩如生。
洞口圆门两侧分别站着左右门神,踏进圆门,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尊尊古代石雕菩萨端坐在洞穴内。细数一下,正好有29尊,其中关公像1尊、释迦摩尼像1尊、十八罗汉像18尊、无名佛祖8尊、财神菩萨1尊,另外还有孔夫子碑1块、木匠祖师碑1块。
洞中除了正殿外,还有左右偏殿。右殿有神像13尊,包括七仙女像7尊、月亮菩萨像1尊、太阳菩萨像1尊、玉皇大帝像1尊、阎王三兄弟像3尊;左殿有神像7尊,包括送子观音像1尊、雷公电母像各1尊、山王菩萨像2尊、地母娘娘像1尊、川祖像1尊、二郎神像1尊。
这些神像在洞穴里正襟危坐,形神俱妙,似乎让人不敢有丝毫的非分之想,也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和手艺。
仙洞传说
在洞外有两处茅屋,常年有几个和尚和居士,在此念经修行。现任金仙寺主持的陈思财就在这里呆了大半辈子,“我从35岁就在寺庙工作了,主要负责为香客烧香、解签,到明年我就80岁了。”陈思财两鬓虽有丝丝白发,但手脚却十分灵便,精神抖擞地跟记者说起金仙洞的传说。
据说,在金仙洞的上面还有一个洞,古时候有一位专门收妖除魔的修行道人路过此地,看见有恶龙从洞中出,瞬间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天上下起倾盆大雨,到处山体崩塌。道人立马出手与恶龙交战,最后道人降服恶龙,并用铁链将其锁在一个洞中,后来人们称此洞为锁龙洞。待道人锁好龙,又怕龙蛇挣脱铁链逃出害人,于是,道人就在下面那个洞(也就是今天的金仙洞)内住下修炼,最后修成大罗金仙,由此得名金仙洞。
金仙洞成名后,明朝万历年间,老百姓主动将这个洞改建为金仙寺,供奉着数十位菩萨,保佑一方平安。就这样,不少菩萨也陆续被请上山。
陈思财回忆道,在很多年前,他们到贵州请一尊菩萨时还发生过一件奇事:神像因为沉重,本应由8人共抬,可快到金仙洞时,因山陡路窄,不得已只能两人抬,但神奇的是,两人抬起来反而觉得比8人抬时更轻松!村里人都认为是神仙因大家的虔诚而感动,遂助了一臂之力。
关于金仙洞,在民间还有着不少传说。那些不可思议的故事在当地老百姓看来,都认为是神灵在护佑他们,这也造就了他们心怀虔诚,凡事毕恭毕敬的生活习惯。这样一座神奇的寺庙,这样一群淳朴的村民,有机会你也亲自去感受一番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