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彦
迪阿铁路(迪那科-阿那科)位于委内瑞拉,该项目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签订的最大的铁路建设总承包合同,线路全长417公里,时速220公里,采用中国铁路标准。
目前,参与修建这条铁路的中国员工有2000多人,来自江津蔡家的焊工张建就是其中之一。从国内坐上飞机,飞行距离近2万公里,历时40多个小时,才可以到达委内瑞拉,回家是张建难得的奢望。
作为标段焊接技术监理,张建2012年7月底来到工地后,仅回家一次,5月以来未能和家人通过一次电话。不要说回家,采访张建也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他所在的工区网络信号时有时无。
说是标段焊接技术总监,刚进场时,标段焊接工人只有两人。标段位于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接壤的地区,当地技术好的工人不愿来,公司招到的当地工人几乎没有人会焊接。
他看到当地工人的状况心急如焚。怎么办?这样下来工程无法按时推进。张建决定当个“洋师傅”。
性格内敛的张建与人交流都有些脸红,当老师对他来说是个苦差事。12个徒弟平均年龄不到19岁,都是来自贫苦人家。同样从山里走出来的“贫苦娃”,张建“豁出去”了,决心要让他们学会焊接技术,以后也好有个谋生的手艺。
但连英语都不会的张健在说西班牙语的徒弟面前遇到了难题。
“起初完全是‘鸡同鸭讲’,我赶忙向翻译求教,每天都跑去‘补课’。”张建介绍,经过1个月的高强度学习,他掌握了少量的西班牙语单词。
技术无国界。张建一边带着徒弟们干活,一边教学,将20多年的焊接经验倾囊相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张建的徒弟们成长为一支技术较为熟练的焊工队伍,满足了施工的需要。
委内瑞拉的气候与国内不同,焊接技术也需要适当调整。张建又和徒弟们一起摸索,不时解决从未遇到的问题。为了让徒弟们彻底掌握要领,闲暇之余张建手写了两万多字的《委内瑞拉铁路焊接要领》,并通过翻译软件翻译为西班牙语给每个徒弟打印出来。
名师出高徒。从2013年三季度开始,项目部劳动竞赛评比中,张建的徒弟马丁内斯多次蝉联第一名,要知道马丁内斯才19岁,认识张建时完全不懂任何焊接技术。
谈起背井离乡,张建觉得特别值得,自己和同事干好了工作,他所在的标段已经进入铺轨阶段,比预定时间提前半年,有望于明年通车,当好了中国铁路走出国门的“螺丝钉”,也让12位洋徒弟圆了焊工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