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622|回复: 2

烽火连天誓青春,一起来听抗战老兵讲过去的故事

[复制链接]

456

主题

0

帖子

7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760
发表于 2015-9-6 18: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em1][em1][em1][em16][em16][em16][em6][em6][em19][em19][em19]
http://up.51xxs.com/users/public/1441017307_798023.swf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5年09月06日 19时05分03秒 编辑过][/COLOR][/ALIG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4

主题

261

帖子

3495

积分

VIP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0: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陈生照近照。

张光辉(右)。

周水根。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始,至1945年日本投降终,14年间,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抒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承载着精忠报国的信仰,抗战老兵们用血肉之躯,誓死捍卫着祖国的领土,保卫着人民不受欺凌。他们的血与泪,是对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目前,我区曾在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还在世的就有王培中、徐明东、陈生照、张光辉、梁友梅、刘福荣、周水根、孙淑芝8位老同志、老战士。忆当年,他们有的在敌后作战,有的收集情报,有的冲锋在前……解放后,他们积极贡献自身力量,在江津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致力江津不断发展。

  在这里,江津日报记者采访了四位参加过抗战的离休干部,听他们回忆那些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人和事,一起回顾抗战岁月,铭记那段抗战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4

主题

261

帖子

3495

积分

VIP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495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10: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王培中:临危不乱巧斗日军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集中30万兵力从华北、上海两个方向侵入。当年12月31日,王培中的故乡山东泰安城被占领,并修建了许多封锁沟和据点,对当地实行了全面封锁,收集情报更是难上加难。

  当时,负责四处打探敌情的王培中,就多次在这样的封锁下为当地游击队收集到了许多情报。1943年,王培中被上级派到黄前镇打探敌情。于是,他装扮成当地的农民,推着一辆木制小车,身上还带着未来得及交给八路军的募捐款,跟随其他赶集的农民一起来到了黄前镇集市。

  谁知刚打探到情况,日本兵就带领汉奸队把集市包围了,敌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将群众赶到了沙滩上,并要求所有人将身上的衣服脱光放在一边,等待检查。王培中立即将衣服裤子单独放在一旁,顺手将口袋里的钱埋进沙里,并作好记号。

  随后,鬼子放出狼狗逼问八路军的去向,逼问无果后,鬼子无奈只得排查放行,王培中立即找到了衣服和钱。排查时,王培中还随口编造了一个故事,才把敌人忽悠过去。

  “那个时期,这样的事情真的很多,也见过很多血腥的屠杀场面,很多同志也都在收集情报中牺牲了,但我们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投入到新的战斗当中。”采访中,王培中告诉记者。

陈生照:不怕牺牲冲锋在前

  1921年,陈生照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覃家村。抗日战争爆发不久,日军就侵略到了他的家乡。目睹家被抢光、亲人离世的陈生照发誓要和日军战斗到底,纵然流血牺牲也无畏。

  于是,不满16岁的陈生照参加了当地的民兵大队和青年抗日宣传队,并担任民兵班长。在抗日模范大队和民兵联防指挥部成立后,他被调到乡里任大队二分队队长和指挥部成员,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游击活动,夜间打击日军,破坏电话线路,在交通要道上埋地雷,捉拿汉奸特务……可谓让日军心惊胆战。

  1939年,在太行山区,陈生照所在的游击队配合八路军阻击日军的扫荡队伍。当时,他们埋伏在一个较高的山头上,与八路军布成了一个口袋阵,日军刚钻进口袋,机枪、步枪的子弹哗啦啦射向敌军。冲锋时,陈生照立即冲向日军,尽管他在战斗中已负伤,但却毫不理会,仍然冲锋在前继续战斗,有力地配合八路军取得了一场大胜利,打死日军100余人,缴获70余只枪支,12挺轻重机枪,4门大炮。

  随后,经历了“百团大战”的陈生照转任一生产连的三排长,负责保卫在太行山区的新华造纸厂,期间多次粉碎日军的扫荡,胜利完成了生产任务。

张光辉:巧用计谋勇夺据点

  日军占领山东后,1941年,年仅15岁的张光辉就加入了八路军山东抗日纵队,经历了日军多次的扫荡。在反扫荡一次又一次的战火洗礼下,年轻的张光辉学会了“巧用计谋,以智取胜”的方法。

  1944年,在攻克圣井据点时,张光辉所在的队伍就遇到了难题,由于日军的火力强,碉堡坚固,缺少重炮的他们硬是无法攻克。

  在冥思苦想后,张光辉他们就从群众手中购买了几十只山羊,天黑后将山羊的舌头全部割掉,使其不能发出声音,待他们准备就绪发动攻势前,先把山羊赶到据点南边的鹿角寨,让它们乱串乱跳,据点里的日军只听到山石响,误以为是八路军从南山下攻打据点,于是把主要火力集中向南边扫射。

  在敌人密集的枪声掩盖下,早已埋伏在北面的八路军战士扛起炸药包飞奔到碉堡墙根,一声巨响后,大碉堡的西北角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在日军还没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冲进据点,200多名日军和汉奸全部被缴了械。

  有了以智取胜的经验后,张光辉所在的部队利用“争取伪军人员”、“伪装送水”、“冒充敌军”等一系列计策,先后拔出了八里沟和绿凡岩等多个据点,并吓得李条庄、范庄等据点的日军逃进了县城,让圣井区所有的村庄都得到了解放。

周水根:机智勇敢抢敌大炮

  周水根是安徽广德人,生于1928年。1937年,日军进军广德,打响了安徽抗日的第一战,日军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日军的种种暴行,当时的周水根对日军可谓恨之入骨。

  1944年,年仅16岁的周水根正式加入八路军。据他回忆,在一场小战役中,曾打过游击的周水根被受命四处查探敌人,对于故乡地理较为熟悉的他很快探知到日军一小部队看守的大炮,经过全方位打探后,他立即萌发出抢夺大炮的想法。

  于是,回到营地的他立即向上级汇报了敌军人数、大炮数量、地理位置等情况,一番商量后,制定了抢夺大炮的方案。当天晚上,他和数名战士悄悄地摸到日军的驻点,在消灭日军的同时,还抢回了日军的多门大炮。

  “当时,大家都不知道大炮怎么用,日军又搜索得紧,我们只得把大炮全部拆了,分散埋在山上,让那些日本人找不到,可把日本人气惨了。”说起这些,周水根不觉露出了笑容。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在随后的辽沈战役中,周水根中枪了,子弹打在了离他心脏仅有半厘米的位置,虽经及时抢救,但无法取出子弹。如今,子弹还留在这位87岁的老人身上,每到天凉、下雨还折磨着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