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9-14 00:49:26 来源:重庆时报,,通讯员 曾祥敏
江津区总工会按照“三严三实”的作风要求,认真组织专题学习和研讨,班子成员带头积极转变服务理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引导职工、联系职工、关爱职工、服务职工群众呈现“新常态”。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以来,区总工会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共计72.64万元,开展谈心活动16次,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200余人。
——“重激励”,构建引导职工群众新常态。
重在学习激励、表彰激励和活动激励。采用10分钟“微课堂”等形式,让全区共3700多名职工通过“微课堂”短时间内熟悉了业务、掌握了技能,进行了法律法规和形势政策教育培训。选树好一批区级、市级先进典型,通过劳模座谈会建言献策,汇聚创业、创新、创造的正能量。积极打造爱岗敬业、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开展了“凝心、聚焦、发力”新媒体运用比赛,着力建立网上联络平台、推广平台和网下沟通渠道。
——“重谈心”,构建联系职工群众新常态。
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坚持从职工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身边小事、难事入手,交心谈心,变“找我谈”为“我来问”、变“让我听”为“我要听”。班子成员与联系直属企业负责人谈心一般每年不少于2次,与联系直属企业班组、职工代表谈心每年不少于1次。区总工会党组定期不定期对谈心活动进行督促检查,了解职工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定期进行整改通报,确保谈心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
——“重解难”,构建关爱职工群众新常态。
一是关爱资源面向职工。认真研究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和职工权益维护的新问题,建立一对一专人维权帮扶机制,截至目前,处理维权26起,为职工挽回损失金额100余万元;坚持以真情关爱温暖人,做实做靓“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四季帮扶品牌,为职工送去帮扶金70余万元。
二是关爱载体面向职工。继续开展好“公开解难题、民主促发展”主题活动,建立完善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等制度,积极推动职工互助保障活动。
三是关爱机构面向职工。以职工服务中心为区级载体,48个帮扶站点为镇村级载体,打造服务职工群众的一站式平台,让职工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问题有人管。
——“重建制”,构建服务职工群众新常态。
一是建立志愿服务机制。按扶贫济困、医疗救助、社区公益、法律宣传等主题,建立了区级职工志愿服务队,共计1600余人;各总工会和工会工委建立职工志愿服务分队56支。
二是建立资源配给机制。制定和出台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长效机制4个;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意见》,采取以奖代补、以建扶补、以项配补等方式,促进工会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优势、资源优势。为每个总工会配备1名专职工会干部,落实工作经费2万元/年;为每个镇街工会工委落实工作经费5000元/年。
三是建立考核管理机制,提高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整体水平。
[em1][em2][em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