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陶大为 昨日清晨,贵州省毕节市朱昌镇气温不足5℃。上午一遍遍检查生产和包装情况,下午回到办公室查看订单、确认发货产品……这就是“90后”女孩、土老哥生态养殖场“掌门人”杨依静一天的生活。 杨依静是土生土长的江津女孩。初见她时,很难把眼前这位楚楚动人的美女,和一家年销售额100万元的企业“掌门人”联系起来。2014年,杨依静从四川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毕业后,家人希望她能当老师,过稳定的生活。然而她却拒绝了家人的建议,把目光投向了距离家乡江津300多公里外的毕节市朱昌镇。 “大学快毕业时,我就想好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年轻人嘛,总要拼一把。”杨依静说。她非常喜欢农业,尤其是养殖业,这一行虽然累,但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只要自己的产品质量有保障,总能找到销路。 毕业后,杨依静经过实地考察,将养殖场选在了毕节市朱昌镇。这里气候条件比较优越,非常适合养殖。然而,这个地方距离江津300多公里,从江津出发需要坐7个多小时的长途车,再换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能抵达。 “建场初期面临的困难非常多。”杨依静回忆。朱昌镇的冬季来得特别早,住的板房不保暖,冷得人打哆嗦。生活热水无法供应,有时候半个月才能洗一次澡。在这么严酷的条件下,职工们怀疑她,家人认为她最多3个月就会打道回府。 倔强的杨依静咬着牙坚持。需要设备,她组织人调运;需要工具,她开着小货车去城里采购。不久后,她的土老哥生态养殖场正式投产。 为了打开销路,杨依静开始寻找销售商。凭借着优质、无添加剂、无库存的优势,土老哥鸡蛋很快得到市场认可。上海、广州、深圳的商家都抢着要货。更有商家表示,只要是杨依静提供的鸡蛋,有多少要多少。 销路畅通后,杨依静逐渐扩大养殖场规模。如今,土老哥养殖场从最初的存栏5万羽,发展到现在的30万羽。尽管每天有26万枚鸡蛋产量,但依然供不应求。 “卖鸡蛋容易,要树立品牌很难。”杨依静告诉记者。下一步,她会把心思放在产品质量管控上,打造一个在全国叫得响的鸡蛋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