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记者 李思萱 摄 现场展示。记者 李思萱 摄 江津网5月15日讯(记者 李思萱)“啊喂,嘿哈……”15日,记者在江津区珞璜镇江南职业学校的操场上听到了一记清脆嘹亮的歌声,定睛一看,有30多位老人在打着节拍、做着动作、齐声附和,歌声显得格外好听。 原来,这是一群老船工们,他们正在进行原生态船工号子展示。船工号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歌,在行船中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而传唱,属于号子的一种。由于船上劳动强度不一,内河航行环境不同,船号变化的幅度相当大。江津一江七河,尤其流经珞璜的船只最多,故流传出极具特色的船工号子。 领唱者是江津船工号子的传承人林春荣,他从事船工六十多年时间,创作出数十首即兴的号子歌。伴唱者多数来自于和林春荣共事过或相熟的老船工们,他们用这种几十年开船行进中的号子声进行一首一首的展示。 “现在进行的是,第一步对船工号子原始资料的收集,今后我们打算对这种原生态演唱方式进行创作、编排,待作品成熟后,会在全区各类汇演活动中亮相展示。”珞璜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目前珞璜镇政府还委托江津区传统文化促进会对珞璜船工号子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相信船工号子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珞璜文化品牌中亮眼的一笔。 老船工们做着摇船桨的工作喊号子。记者 李思萱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