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离校”的5名孩子。记者 苏展 摄
孩子们在老师陪同下观影。记者 苏展 摄 6月下旬,是许多孩子毕业离校的日子。 毕业典礼,不论何种形式,都将在孩子的生命中留下印迹。 对于已满16岁的余航(化名)来说,属于他的“毕业典礼”听上去有点普通——昨日上午10时10分,他和老师、同学们一起来到江津星美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描写海底小动物的动漫电影。 专门的放映厅、专门为他们准备的影片,一切都只为余航和其余4名“毕业”的同学准备,陪同的还有十几名同学和对应的老师。 余航是毕业学生中最大的一名,其余4名毕业孩子年龄都在6岁至7岁之间。 听上去有些特殊,其实也真的特殊——这场“毕业典礼”是江津向阳儿童发展中心2018年下学期的散学典礼,参与的20多名孩子全部是年龄各异、不同情况的特殊孩子,包括余航在内——因为患有多年癫痫,导致脑部发育异常,已满16岁的他智力严重滞后于同龄人。 “我们想给孩子们一个特别的毕业礼。”向阳儿童发展中心的现场负责老师说,“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加强孩子们遵守公共秩序的教育。” 对于这家由台湾同胞方武和李宝珍夫妇于1996年创办的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操持这样一场“毕业典礼”似乎又增加了一丝压力:尽管中心是重庆市直辖后首批获得认可的7家儿童康复训练机构之一。二十一年里先后教育训练智力障碍、唐氏儿、自闭症儿童等各类特殊孩子2000多人次,成功教学经验享誉全国和港澳台,而这样一场40多人的电影专场,按照市场价只需要不到2000元花费。 因为,这是一家“公益非盈利”机构——受训的绝大多数特殊孩子不需要向中心支付任何费用,这也是受训孩子中大部分是贫困家庭的原因所在。 不过,当天的电影专场没有让中心支出一分钱:因为在江津区文化委和江津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文化创建办”)的共同协调下,每名孩子和老师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电影票,星美电影院方面还专门提供了一间放映厅。 “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文化江津云免费观影活动每周都在进行,我们没有理由把特殊孩子排除在外。”不仅提供了电影专场,文化创建办还专门派出了工作人员到现场,随时协调一应细节。 2015年7月,江津区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资格,是全市唯一入围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区县。按照创建目标,全区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科技化,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和服务体系,达到“江津特色、西部地区领先、全国效应”的目标。 而这一切,对于现场的20多名特殊孩子来说,应当有些难以理解,但是他们的感觉却很真切——随着银幕上动漫角色的变化,许多孩子脸上洋溢着与普通孩子一样的笑容。 也许,正如一句电影台词,“折翼的天使,依旧飞翔,只因有更多善良为他们托起了翅膀!” 新闻链接: 文化江津云每周免费观影活动 为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江津区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江津区文化委员会和江津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文化惠民免费观影活动。每周通过江津区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文化江津云”网络平台定期发放观影券,群众通过“文化江津云”微信端、APP端、PC端线上抢票获取观影券,通过反馈信息的验证码在有效时间段内到指定影院选择任意场次电影观看。 抢票方式: (一)关注“文化江津云”微信公众号的小伙伴: 1.点击公众号下方“近期活动”中“免费观影” 2.跳转页面点击活动预约 3.登录或注册“文化江津云”,填写订单 4.预定成功后电子券短信发送至您的手机 5.通过电子券现场兑换您想观看的电影票 (二)下载了“文化江津云”APP的粉丝: 1.APP首页下滑“文化江津云免费观影” 2.点击“立即预约”,填写订单 3.预定成功后电子券短信发送至您的手机 4.通过电子券现场兑换您想观看的电影票 (记者 苏展 通讯员 邹梦蒂) 文章转载至江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