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文学《红色掌柜》出版发行!  这本书不仅是出自咱江津作家之手, 而且其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江津人! 他被誉为“为新中国赚钱最多的人”! 这个人就是肖林。
作者庞国翔介绍,他和刘恒森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创作以地下党员肖林为原型的长篇作品。他们先后走访了肖林工作过的重庆、上海、宜昌、南京、济南等地,三易其稿,将近50万字的《红色掌柜》书稿修改成26万字,最终创作完成并得以出版。肖林,出生于1915年,原江津县李市镇两岔场桃子沟人。曾在两岔、李市发蒙读书,后考入白沙聚奎小学和重庆求精中学。在重庆民生公司任职员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红色掌柜》记录了1941年起,肖林和他妻子王敏卿接受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钱之光的指示,回江津县开设“恒源字号”商行的故事。
他们夫妇专门经营从江津——重庆——湖北三斗坪进口的土沙,再把江津的食糖运到湖北销售。他们按照组织的指示,生意越做越大,将生意做到重庆、青岛、徐州、上海甚至香港,将党的地下经济工作搞得风生水起,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大量的组织经费。
在做“生意”过程中,肖林夫妇与国民党、军、警、宪、特斗智斗勇,躲过多次追捕,同时他们又与旧社会中的奸商狡贾左右周旋。
上海解放时,肖林夫妇掌管的华益、华润公司向党组织上交黄金约12万两,固定资产超千万美金,最后只留下三块银元作为纪念,陈毅市长称他是“地下党的红色掌柜”。《红色掌柜》一书,在讲述肖林故事的同时,大段大段地描写了重庆城和江津县城的一些街道以及白沙镇、李市镇、两岔场、塘河场等地风土人情,方言俚语,非常值得大家一看。 此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将在各大新华书店陆续上线。 “这本长篇纪实文学《红色掌柜》的问世,无疑是为今天加强党性教育、廉政教育提供了一部活教材、好教材,为广大党员树立了新标杆新榜样。”重庆市作协主席陈川表示,上海市解放时,肖林、王敏卿夫妇向组织移交了全部财产,只留下三块银元作纪念,透过肖林夫妇三块银元的故事,我们完全可以得到更多的教益和启示。 江津区有着丰饶的文化资源和艺术养分,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之地。 《红色掌柜》得以出版,也标志着江津区文学艺术创作在红色题材、党史题材领域新的突破。 江津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厚重。据了解,重庆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8个,江津占3个,重庆市评出的本籍历史文化名人100人,江津占10人。江津有楹联文化、爱情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名人文化、抗战文化等六张文化名片。 记者了解到,除了此次举办的庞国翔、刘恒森长篇纪实文学《红色掌柜》研讨会外,今年8月份,江津区还举办了本土作家罗学蓬的《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的首发式,接下来,江津还将举办舒德骑、曾维惠等作家的作品研讨会,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为江津区的文学乃至文艺事业把脉,提升全区作家文艺创作的整体实力。
来源:江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