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位于沿江花园小区内的区图书馆老馆完成它的使命,顺利“退休”。
闭馆前,记者再一次打卡老图书馆,追寻曾经的记忆
走进鼎山街道花园小区,经过一个小巷,便看到层层台阶,台阶之上,便坐落着区图书馆老馆。
区图书馆老馆
区图书馆成立于1934年,是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分馆。1990年由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名,也是全国唯一的元帅题名图书馆。
区图书馆老馆于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曾是我区面积最大、藏书最多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这里,曾被誉为储存所有津城儿女的精神食粮的仓库,每天前来阅读的人络绎不绝。
当日,阴雨绵绵,三三两两的人举着雨伞,朝着图书馆大门拾阶而上。大门上方,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名“江津图书馆”五个大字颜色稍褪,却依旧苍劲有力。
大门入口处,立着一块公示牌,上面贴着“关于区图书馆老馆搬迁的通知”。路过的人们驻足良久,一边叹气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走进老馆大门,发现由白色方砖贴成的墙面已逐渐斑驳,周围拉着警戒线,提醒大家“瓷砖脱落,注意安全”。年轻的男女路过映衬出老馆日渐凸显的年代感。
而今,六层馆藏已缩减为一层,且只有六楼还在对外开放,前来看书的市民多是退休老人。原来,随着新馆建成,馆藏大都搬入了新馆。
虽然受到新馆的巨大冲击,但老馆的读者仍保留了来馆阅读的习惯。
对于老馆的读者来说,这里仿佛一切都未曾改变,还是8年前的老样子。
坐进图书馆,就像与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了一般,在这里,时间凝固了,只剩与知识的共舞。
老馆退役了,新馆却风华正茂。位于滨江新城的区图书馆新馆向广大读者全面免费开放,10余万册散发着浓郁书香的崭新图书亮相书架,环境温馨、功能齐全的阅读区域整装迎接读者。
区图书馆新馆占地面积3220平方米,分为上下4层,共设有阅览坐席1000个。
新馆实现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文献载体与信息传播渠道、读书与休闲娱乐等各类服务模式有机结合。
全馆保证无线网络全覆盖,数字化资源丰富,不仅引进了10余种数字化阅读资源,还不断扩充江津特色自建数据库。
馆内配备有自助借还机、自助办证机、电子书借阅机等现代借阅设备,还设有亲子活动室 、少儿阅览区、休闲式书吧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将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除了滨江新城区图书馆新馆可借阅图书外,市民仍可在这些地方进行图书的借阅和归还——
同时,市民还可关注“江津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图书续借,也可拨打咨询电话81220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