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会堂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诗和远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讲座,吸引九龙坡区各界代表、江津区代表、建川博物馆粉丝、媒体代表共500余人到场聆听。
樊建川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20年来的建馆经历和文物收藏经验,他认为,能够真正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博物馆需具备规模大、文物级别高、题材独特、闲置建筑利用得好等四个关键要素。此外,他还用一个章节专门介绍了将在江津区白沙镇打造聚奎书院旧址陈列馆、老课本博物馆、晋商文化陈列馆等20个展馆的白沙博物馆聚落计划。该计划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极大兴趣,现场赞叹声、掌声不断。 
“把书院、糖厂、纱厂这三片做好,白沙文旅就起来了。”樊建川坦言,白沙文旅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充分利用好聚奎书院、白沙糖厂旧址、新运纺织厂旧址三块区域的人文资源和闲置资产。他讲到,这三块区域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足够大的占地面积和足够多的闲置空间,能够就地取材,非常适合博物馆的开发建设。在樊建川看来,白沙古镇位于三片区域的中间位置,只需保护好、修缮好,在博物馆聚落的带动下,古镇旅游也会自然而然地被激活。 
讲到白沙聚奎书院时,樊建川难掩一个“馆奴”的兴奋之情。“聚奎书院是中国最美的校园,世界罕见!”他坚定地说,“聚奎书院的礼堂好,欧式建筑,有专门放乐队的地方,在那个年代不得了;树好,古香樟几百棵;人文好,陈独秀、黄炎培、冯玉祥来讲过学;石头好,五百块大石头棋布星罗,地理奇观。”他希望充分利用聚奎书院内的原有建筑,建好聚奎书院旧址陈列馆、中国书院历史陈列馆、抗战文教机构内迁陈列馆、老课本博物馆、连环画博物馆等5个展馆。 
上个世纪30年代,宋美龄女士为解决来川抗日将士家属的生活就业问题,在白沙镇筹建了新运纺织厂。现在,6000平方米的厂房旧址里还存放着抗战时期的近百台印度铁质纺纱机。“这么好的设备、厂房都是宝贝啊,不能闲置。”樊建川表示,计划对纺织厂旧址进行改造,融入白沙的商帮文化,打造新运纺织厂旧址陈列馆及八大商帮陈列馆等9个展馆。 
盘活存量、多快好省,是樊建川能够高效打造项目的核心原则。按照樊建川的计划,在各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和他的团队还将依托白沙糖厂旧址分别打造以白沙糖事、影事、故事、老报纸逸事、激情年代纪事和酒文化为主题的6个展馆,连接聚奎书院、新运纺织厂和古镇区域,以短时间、低改造成本形成“一带三区”白沙文旅新格局,推动白沙文旅融合站上新台阶。  来源:重庆白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