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润滋源水果园采摘葡萄 记者 邓浩 摄
市民在润滋源水果园采摘葡萄 记者 邓浩 摄
7月7日,记者在吴滩镇坤友葡萄种植场看到,果园内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一眼望去,诱惑满满。 “今年雨水比较多,但葡萄的品质并未受影响。”坤友葡萄种植场负责人王荣超告诉记者。今年,该葡萄种植场共种植葡萄200余亩,预计产量12万公斤。目前,该葡萄种植场通过微商、体验采摘、农超对接等方式,打开水果销路,预计产值约260万元。 坤友葡萄种植场夏季小水果产销两旺,是我区大力发展小水果产业取得成效的典型例子。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全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充分利用自然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品”工程,致力发展葡萄、李子、桃子等特色夏季小水果,先后形成了一大批特色小水果产业基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水果种植风险较大,为避免同类水果集中上市造成同质化,影响销售和价格,我们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布局水果产业。”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水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历经多个中间环节,抵御风险能力弱,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将导致跟风种植,较易造成供大于求、价格暴跌、果农亏损。通过对水果产业的精心合理布局,我区大力发展了以葡萄、李子、桃子等树种为重点的特色生态精品水果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立体、多元、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 果品质量是水果产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区全力推进水果生产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以成熟早、风味浓、品质优、外观好等特点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同时,我区持续开展无公害产地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及宣传推介,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夏季小水果的种植管理中,我区加大农业科技力量投入,加强夏季小水果的科学种植与管理。”该负责人介绍。每逢夏季小水果开花、挂果等关键时节,全区各镇街的农技人员奔走在田间地头,通过宣传引导、办示范基地、办科技培圳班、技术指导等形式,从肥水管理、病虫防治、肥料配方、药剂选择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为我区夏季小水果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在销售方面,我区主动与淘宝网、富硒网等网站合作,组织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主、农业大户参与,构建了专门的网络交易平台和销售网店,拓宽了夏季小水果线上销售渠道。同时,我区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旅游促发展,以旅游促销售,围绕水果发展“吃、住、游、赏、购、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综合业态,提高水果的附加值,促进水果销售。 如今,夏季小水果产业成为我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全区水果种植面积28.5万亩,产量24万吨,产值9.6亿元。其中,夏季水果种植面积达8.6万亩,投产面积7.2万亩,预计总产量6.5万吨,产值2.6亿元。 来源:江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