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说起建筑工地
我们就想到尘土满天飞 但今天可把小编给惊到了 咱们跑遍江津城区多个项目工地 发现在各种“黑科技”的加持下 早已告别滚滚“扬尘”啦 打好蓝天保卫战,江津在行动
工人们在围挡“全封闭”的施工现场有序作业,扬尘自动监测系统智能监控扬尘防治,塔机自动喷淋(雾)系统开启,场地坪被混凝土硬化覆盖,渣土车360度冲洗……这是记者7月12日在城区多个项目工地看到的情景。扬尘管控“升级版”,已让这里的建筑工地彻底告别了尘土满天飞扬的施工历史。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助力我区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在今年4月启动了建筑工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整治范围涉及全区所有在建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以及土石方平场项目。”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扬尘控制是此次整治的重要内容。
建筑施工扬尘,被称之为“黄老虎”,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区今年施工扬尘控制工作开展以来,相关部门按照“谁分管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的原则,强化领导,周密部署,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督促全区所有在建工程项目落实控尘“十项”规定——
包括全封闭施工、场地坪硬化、车辆冲洗、预拌混凝土使用、烟尘排放控制、易扬尘物质处置、垃圾处理、渣土密闭运输、施工湿法作业、实施智能监控。
近年来,我区在空气质量方面一直保持较高的优良率,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筑项目工程量大、工地多,全区现有各类大小建筑工地200多个,建筑施工扬尘治理更趋复杂,防控难度也越来越大。
结合我区实际,宣战施工扬尘污染,区住房城乡建委在重庆市控尘“十项”规定的基础上,主动深化治理举措,拓展监管领域,全力打造扬尘管控“升级版”。
塔机自动喷淋(雾)系统的推广应用就是我区在智能控尘方面的有力举措。塔机自动喷淋(雾)系统是在塔机、施工围挡上安装的扬尘自动喷淋(雾)系统,与监控值进行联动,当PM2.5、PM10达到临界值时,喷淋(雾)设备自动开启,进行降尘作业,一台机器的降尘面积可达3500至4000平方米,还具有防灾、降温的功能。
与传统喷淋系统相比,具有智能、节能、增效等优势。目前,该系统已经实现城区在建工程项目全覆盖,并在其他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推广应用。
我区还全面推广装配式围挡,并且围挡高度在市级规定基础上进行了“上档升级”,目前,新开工项目已全部安装2.5米以上装配式围挡。
此外,全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造价2千万以上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均已安装了扬尘自动监测系统、车辆自动冲洗设施等。工地食堂安装油烟净化器90余台,全区设有工地食堂的在建工程项目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器。
 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住建系统始终保持扬尘防治的高压态势,还通过实行开工前安全生产条件踏勘、对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实行“红黄绿”动态标志管理、加强执法惩处力度,倒逼扬尘管控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同时,采取划区包干,设立控制巡查组,开展日常巡查、夜间和节假日巡查等方式,加强监管,施工扬尘得到了有效管控。
来源:江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