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员——这份在不少人眼里又累又不赚钱的工作,程烈超老人一干就是41年。 而且村里的露天电影放映时间都是在夜间,程烈超老人每每放映完毕再回到家,多数已是凌晨1点。如果遇上山路崎岖的村子或下雨,在路上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晴时一身灰,雨后满脚泥,程烈超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 把欢乐送到千家万户,乐此不疲勤勤恳恳,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程烈超老人——“程电影”。 为了方便运输电影放映器材,程烈超老人几年前,自费购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结果因为骑的山路太多,这辆电动三轮车骑了不到两年就被骑坏了。现在,程烈超老人又自费买了辆电动三轮车。 程烈超老人说 “当我给他们放电影的时候,我看到他们的眼神里有满足、有快乐,眼睛好像会发光一样。”
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可以坚持41年的付出? 18封入党申请书 一句“我是一名共产党党员” 全都是程烈超老人对党的庄严承诺 1969年,22岁的程烈超入伍当兵,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封入党申请书没有获批,不过他没有放弃,在工作中,他一直保持积极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同时又一边向身边的共产党员学习,一边向自己已经成为党员的姐姐和三弟请教。 四年时间,程烈超一共写了18封入党申请书,终于在1973年10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在2007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上 程烈超倾诉自己对农村电影的一片深情
1978年,31岁的程烈超退伍回乡,成为了蔡家镇的一名电影放映员,而这一放就是41年。如今,在江津区蔡家镇,72岁的程烈超老人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每年要给每个村子放12场左右的电影,一年要放130多场。最远的村子距离他家有30多公里,路途遥远而崎岖,但是他乐此不疲。 程烈超老人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继续把电影放下去。” 就在上个月,程烈超老人还为乡亲们放映了《建党伟业》、《铁人王进喜》、《焦裕禄》等优秀电影,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 程烈超老人幕后的故事也是部电影 在电影放映最低谷的上世纪90年代,妻子劝程烈超改行做生意,朋友要他去广州打工,但为了坚持心爱的电影放映工作,他都拒绝了。 1996年,中小学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启动,电影放映又迎来了春天。程烈超承担了6个乡镇52所中小学校的电影放映任务。这些学校分布在大山深处,为完成任务,程烈超每年至少走2500公里山路,比重庆到广州一个来回还要长。 1999年的一个晚上,放完电影已是深夜,程烈超正收拾东西回家。突然有人跑来说,有位双目失明的老婆婆病卧在床,很想看四川方言电影《抓壮丁》。程烈超马上来到老婆婆家,把音响挂在她卧室窗台上,为她一个人放了起来,当老婆婆津津有味地听完电影,天已近亮。 41年来,程烈超已经担断过无数根扁担,穿破了无数双胶鞋,背坏无数个背篓。村庄、学校、部队通信营、敬老院……山路上,这些地方都留下程烈超漫长的足迹。经统计,他的电影观众已上百万人次。 41年的坚守,41年的践行,这个大山里的放映员扎根乡村放电影的故事还在继续!!! 来源:江津文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