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下,长江之滨 2009年2月 经江津区委、区政府批准 江津滨江新城管委会正式成立 滨江新城建设序幕从此拉开
从2009年到2019年 十年转瞬即逝 昔日的小山丘到如今的美丽宜居新城 滨江新城一步一脚印 踏石留印
从“依江而居”到“拥江发展” 放眼如今的江津滨江新城 人口大幅增加、生态环境优越 城市配套日益完善、商机不断聚集 城市“颜值”和“品质”提升有目共睹
如今的滨江新城,高楼林立,道路四通八达 近日,记者随访了4位来自滨江新城的居民,他们中有外来人口、有城市建设者、有当地居民,也有滨江新城工作人员,让他们来回顾滨江新城十年成长之路,见证这些年来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
“小区门口就是农贸市场和医院,孙孙上学仅10分钟路程!” “我是看着滨江新城发展起来的,也是第一批搬进浒溪还房小区的住户。”9月25日,记者碰到在浒溪还房小区锻炼身体的刘皓武,在小区的石凳上话起了家常。
浒溪还房小区修建前原貌
刘皓武是四川达州人,1989年来到了今江津圣泉街道中渡社区,在这里生活了30年,他乡早已变故乡。看着家门口成片的农田一步步发展成现代化新城,刘皓武由衷感到骄傲自豪。
浒溪还房小区新貌
“1989年,村里只有一条正街,开着铁匠铺、米铺、盐铺等几个小商铺,不到10分钟就能走遍整个中渡村。村里常住人口仅几百人。”刘皓武说,“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以前的变化太大了,小区门口就是农贸市场和医院,孙子上学仅10分钟的路程,太方便了。”从城郊农村到城市社区,由农民成为居民,幸福的喜悦刘皓武溢于言表。
如今的新城小区
五馆三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江津附属学校
【配套】十年里,滨江新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区“五馆三中心”、区游泳馆、便民菜市场已建成投用;规划教育科研用地73.50公顷,布局1所高校、4所完全中学、8所小学、16所幼儿园及1所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已建成的8所学校初步形成了幼教到大学的全覆盖教育体系;城区商业面积建成约48万平方米,开业餐饮、装饰装修等商家300多家,总经营面积约3.5万平方米。医院、公安、消防、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商业街区、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不断为市民幸福指数加码。
江津游泳馆 “我这辈子最自豪就是参与了几江长江大桥的建设!” 滨江新城发展的日新月异,在新城“奋战”了10年有余的“农民工”刘在全体会深刻,他见证了新城的发展与崛起。
建设中的几江长江大桥
“10年里,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参与了几江长江大桥的建设,亲手将几江半岛与家乡紧紧相连,为新城的提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刘在全表示。
建成后的几江长江大桥
“这几年,滨江新城随处可见高大的铁吊臂,到处都在造高楼、修公路,每天听到的都是打桩声。”刘在全说,10年里,他还参与了鼎山长江大桥、轨道交通5号线等项目的建设,“每参与一项建设,就多一分骄傲和自豪!”
轨道交通第一桩
【交通】历经10年,滨江新城的这片土地上早已高楼矗立、车水马龙。重庆绕城高速无缝连接,几江长江大桥、南北大道、清栖路等道路形成内通外联的综合交通网络,即将开建的渝昆高铁在滨江新城设置站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轨道交通5号线跳蹬至江津延长线更是直接将滨江新城拉进重庆主城“半小时交通圈”,立体交通格局构筑一片出行便捷的城市生活圈,为滨江新城发展、吸引产业聚集奠定了更好的条件。 “还有3年我就退休了,一直很想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养老,去年到滨江新城探亲,这里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适合居住,并且离我在重庆主城上班的地方也不远,开车也就1个小时。”乾和隆湾的业主李莉告诉记者,因到江津探亲的契机与滨江新城结缘,一眼就看上了这里的绿水青山,和家人商量后在滨江新城买了新房,定居了下来。
新修建的圣泉湖公园
“除了交通方便以外,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里的环境,向上走是健身公园,向下走是湿地公园,环境好空气也好,适合养老!”李莉表示,不但自己决定在滨江新城定居,还推荐了身边不少亲戚朋友在滨江新城买房。
山清水秀的美丽新城
【宜居】十年的建设发展,这座承载着都市人“诗意栖居”追求的花园城市,对生态宜居的追寻初心不改。10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和超20万亩缙云山绿色森林资源,打造了篆山坪公园、浒溪公园、圣泉公园等多处湿地公园和城市绿地,绿地与广场总面积259.47公顷。接连荣膺“2017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生态宜居新城”“2018绿色发展示范开发区”称号,“城市生态”、“绿色经济”等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重要考量指标都成为了滨江新城的“标配”。市民广场、轻轨广场、双拥广场、圣泉花海等地观光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 “畅达便利的交通、宜居幸福的居住环境、欣欣向荣的经济态势,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关注这片崭新的热土。”在滨江新城管委会工作了10年的张颖告诉记者。
鸟瞰滨江新城
“我是2009年6月来到滨江新城,亲眼见证了这座新城的蜕变与崛起。”张颖表示,十年间,滨江新城的办公地点换了3次,从最初的鹏程花园办公点,到三五三三厂的废弃职工教室,到如今的新办公大楼,职工也从最初20来人到如今120余人(含滨江集团),滨江新城10年来取得的成就背后,蕴含了无数人的汗水与心血。
崛起的滨江新城
三年打基础、五年成雏形、十年建新城。如今10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已初具规模,累计启动超过170个项目,总投资约7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55亿元,房屋面积849万平方米,建成544万平方米。
发展中的滨江新城
【未来】目前,滨江新城正在谋划打造中央金融商务区、双福商贸中心、团结湖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集聚区等城市建设,通过互联网+,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打造“智慧城市”,让滨江新城实现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加快建设“现代商贸集聚区、金融商务区、文化服务区,政务、商务、服务高地和金融中心”,全力打造“滨江亲水、绿色生态、品质品位、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江之城。 (来源:@江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