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油溪镇丹凤社区的烧箕湾水库看到,该水库通过除险加固修复,恢复了蓄水能力。
烧箕湾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利用功能的重点小(2)型水利工程。该水库正常库容24.36万立方米,总库容26.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800 亩。经多年运行,该水库已出现大坝结构不稳定、溢洪道边墙裂缝、放水卧管损毁等问题。经过区水利局对水库进行坝顶硬化、上游坝坡整形及砼预制块护坡、下游坝坡培厚、增设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维修防汛抢险公路等方面的修复后,该水库已恢复蓄水能力,能够保障整个灌区的农作物用水。
金刚水库
在全区,像烧箕湾水库一样进行除险加固、重新恢复功能的水库还有很多。据了解,我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总量达25.2亿立方米,全区注册登记的水库有224座,但这些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因受当时条件和设计水平限制,工程标准普遍偏低,又经过多年运行,应有的效益并没有发挥出来,急需进行维修养护。
“近年来,我区积极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作,使水库发挥应有的功能,水库的病险率明显下降,大中型水库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998年以来,我区共有217座水库(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215座)纳入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工程。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投资约3亿元,竣工验收144座水库,完工验收41座水库。今年,我区根据全区水库的病险情况,投入资金1476万元,用于长山埂、黄桷凼等16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年内全部销号。
石蟆罗汉寺水库
该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我区牢固树立“有险必除,除险必尽,形象更佳”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理念,抽调专业精干人员,严格执行“三到场”,即安全鉴定必须到场、方案设计必须到场、方案审查必须到场,确保每一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程技术人员长驻工地,协同监理人员对病险水库整治工程质量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严把队伍入场、施工现场等质量关口,切实加强各环节的指导和监管,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整治效果。
此外,我区还高度重视水库生态环境建设,在库周营造水源涵养林、浅水区恢复自然湿地,并在湿地上营造水生植物。同时,增加岸边植被的多样性,促进水源涵养。
来源:江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