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房源是被中介洗出来的。
中介说这个房子的价格很好,让我一定要拿下。业主的孩子要出国读书,估计需要钱。
于是我和中介去看了一次,除了有点小缺点,其他都很满意。后来,又突然想起房子距离马路不远,晚上会不会噪音比较严重,就想在晚上再去看一次。
给业主打电话,说他们夫妻在外面办点事,家里有人可以去敲门。
当门打开的时候,发现开门的是一个白白净净的男生。他就是业主将要出国的孩子吧。
说明来意,他说进来吧。看房的过程中,他一路无话。问他将要到那个国家,他说美国。然后无言。
仔细听了听,房子的噪音不大,关上窗户后声音更小。我十分满意,参观结束跟男孩客气告别。
刚走出门外,“砰”的一声,门关上了。声音大得把我们都吓了一跳。
中介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到了美帝别丢了礼仪之邦的脸。
我说,打算赶紧定下来。中介说,“事不宜迟,要定今天晚上就定。这个房源就我这里有,再等的话,可能其他中介都知道了。我去店里把合同拿来,资料准备好”
于是,等到业主一回来。我们又来敲门了。
我有问了问房子的情况,和业主随意地聊天。
“听你孩子说他要到美国去读书了。恭喜恭喜”
“出国的钱我是有的。”,业主说,“这个房子可卖可不卖,主要是我们想要换房,孩子他妈妈就不太想卖”
我注意到女主人,她很漂亮,看起来十分年轻,不像一个18岁大男孩的妈妈。
谈判开始了,价格也已经谈妥,一分不少。最后落在了定金上面,她提出要30万。
我们大惊。那是去年,2万的定金是常态。多下定金可以,但30万就是相当于首付了。
她说孩子下个月要出国,可以减少点压力。我十分为难,就算愿意,我当时也拿不出来。中介低声示意我,先把合同签了,打个欠条,过几天再补足定金。
我犹豫了一下,业主说,“要不你回去想想,我说这个价格卖给你,就不会反悔。”
看他认真的样子,天又晚了,我们就告辞。晚上回去,发现房子确实喜欢,我下定决心,还是要把它买下来。
第二天,就急忙给业主打电话。“不卖了”,他说,“真不好意思”“你不是说。。。”,发现电话已经挂了。
后来,我跟中介复盘。我们哪里出现了失误。
难道是业主发现价格低了,想找其他人卖个高价?难道是业主当晚读了鼓吹房价将要大涨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
我对中介说:有一个细节你发现没有?就是那个孩子关门的时候用力很猛,声音很大,说明他心中有气。
或许他觉得因为他出国读书,导致父母把房子卖了。如果今后学业不成,更对不起父母或者他不想一直背负卖房子读书这个巨大压力,虽然事实并不是这样,但看起来是这样。所以,我们走后,他跟老爸大吵了一下。第二天,就不卖了。
我们都觉得分析得有点道理。
细节决定成败呀。如果我们引起重视,当晚就把合同签了,这个房子就买成了。
这是一个十分失败的购房经历。
后来,我为此懊恼了许久。每次开车路过这个小区楼下,我都要抬头去看一眼这个房子。我发现这个房子几个月来没有什么变化,阳台上的摆设依旧。我断定这个房子没有卖。
或许业主卖房的意愿并不坚决,如果当晚签了合同,懊悔的应该是他了吧。孩子因此生气,妻子因此埋怨。估计他日子不会轻松了。想到这,我也释然了。
原来卖房子也不是这么简单。
转念一想,或许反对卖房的不是那个孩子,而是妻子。她的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那个房子里面度过,这里有他们一家人的生活记忆,还有孩子的童年。
不能这样想了,再想就根本没有人卖房子了。
房子其实不是房子,房子是家。
一次,我问中介:“你的房子现在值100万,110万你卖不卖?”“不卖。还要涨!”“150万呢?”“不卖。因为这是我家。”“200万呢?”“请你不要再考验我,好么?我知道这是一个用金钱考验忠诚度的游戏。”
是的,我们不能200万就把家卖了。
如果房子加上感情,房子的价格就不好说了。
在业主眼里,房子是他们认真挑选的,买房子的时候对着楼书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装修是费心费力的,不懂读图的她甚至还爬在设计图上研究了半天,每一件家具都左挑右选,每一个布置都仔细琢磨...把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房子最后建造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家。
你说,这个带着业主一家人10年生命情感的房子应该卖多少钱?
所以,当那个业主自豪地夸赞他铺着大理石的地板和5厘米后的实木家具的时候,虽然已经褪色和老旧,对于我来讲今后就是一堆建造垃圾了,但我不会反驳。
每一个业主住过的二手房,在他们眼中都是宝贝。
虽然感情会随着时间流逝,但卖家跟买家对于房子价值的认定往往存在巨大的偏差。
我突然很理解那些把房子挂得很高的业主,就是挂高的几十万也不能弥补他们对家的记忆流逝的缺憾。
中国人从来都是安土重迁,有时候好几辈人几百年都在一个宅子里住,从来不搬家,搬家就是大变动。
虽然现代社会,中国家庭的流动性增加,但也不像美国人那么容易搬家。
在同一个城市,如果不是人口增加、孩子读书等刚需或者房子实在是太破旧,一般人不会仅仅为了一点所谓的改善而置换房屋。
一个投资者告诉我,他买的二手房都是其他投资客卖出来的。住家的卖家不是挂价太高,就是卖出很犹豫。
富人呢,有人问:想知道欧神在上海住的什么房子? 8套轮换着住。
楼哥认识许多人,虽然他有几套房子,但都住过,想卖房子都下不去手。没有急需,住过的房子难卖掉。
“我房子虽多,但没有一套是多余的。”
我曾经有过一次卖房的经历,签了合同以后怅然若失。
同样,经常在网上看到卖家签完合同后的痛苦发泄。错了吧,卖房的人赚钱了应该很高兴呀!你说的难道是真的?是的,要不,你不看看大街上:每一个买到房的人都兴高采烈,每一个卖房人都意志消沉。当然除了开发商,还有投资客。
房子是用来住的。果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