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镇与一条新街的印象 撰文配图:源思泉
我出生在江津城区,父母常年在外地干活,五六岁的时候,我就到白沙的外婆家去了。从小读书就不得行我,16岁刚满,就托关系参军离开了江津,离开了白沙。
年前,听在白沙滨江路开茶馆的娃儿时的朋友说,古镇有了一条充满现代文明气息的新街。经不住朋友的再三邀请和三月春光的诱惑,我启程重游阔别多年的第二故乡白沙。
从东海沱到朝天嘴,串过东华街,还是老白沙的记忆;曾经甜蜜而兴旺白沙糖厂,如今变成了重庆拍摄影视的基地;抗战时期的后方棉纺厂一条街,早已经成了今日白沙的商业街;驴子溪的槽房成了“江小白”讲述历史的故事,老白沙的记忆有了许多变化。
在朋友临江的茶馆喝茶小憇,谈起儿时白沙的印象,记得颇为深刻的还有不少:正月十五,打铁水,玩龙灯是白沙闹元宵节的一绝;五月初五端阳节,百条龙舟激流争舸,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逢年过节的庙会祭祀、川剧座唱,无不彰显出古镇醇厚的传统文化之美。
说起古镇的变化,朋友说得最展劲的就是哪条刚刚崛起在古镇与白沙工业园区之间的“锦鹤江城文创商业街”。
这是由江津从海外留学归国的青年商人喻春喜,按照纯新的人居理念和文创赋能经济社会的思维,依托投资兴建的锦鹤江城“人文花园”宜居小区,打造的江津第一条由区委宣传部命名的“文创商业街区”。
在朋友的陪伴下,我们从古镇城区向东南面回折,一条宽阔崭新整洁的现代街区镶嵌在古镇与新兴的白沙工业园区之间。像纽带,像桥梁,像彩虹把古镇与现代工业园区连接起来。
漫步这条新兴的文创街区,许多令人惊叹的见闻扑面而来:这里不仅落户有白沙镇区行政服务大厅,还布局得有只能在城市才能一见的免费阅读空间、新华书店、文创咖啡、美食餐厅、富硒农产品超市、文创产品杂货铺、文化名人工作室、“五心”文化社区中心等城镇创新与发展的新元素、新功能、新设施,形成了“商业文旅文创”的新业态。
在以江津聚奎书院诞生年份1880命名的影视文化主题咖啡厅,我与来自中国乡建院的赵金祥老师邂逅。我们品鉴完这里独道的手磨咖啡后,赵老师感叹道,只有在都市才能体验到的正宗咖啡文化,居然被这个城乡结合部的“1880文创咖啡”抢了头彩。
我们在游览间,从咖啡厅墙上悬挂的图片和门口置放的“X展架”可以看到,这条崭新的文创街区,不仅是远近闻名的文创高地,还是重庆市留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和重庆市留学生统战工作示范基地。
这里曾作为江津创建全国公共文化空间示范区的示范点接受了文化部专家组的验收视察;这里作为当地新兴的文旅驿站,近三年来,接待过包括重庆市统战旅游海外团队、重庆市著名作家团队、重庆(江津白沙)影视基地的演职人员团队等的观光体验和领导视察,共计2万余人;其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李静,以及江津四大班子相关领导先后到这条文创街区视察。
赵金祥老师告诉我,这是他近来在成渝两地考察城乡建设和乡村振兴中看到的最有超前性,最具发展潜力的一块沃土。以文创为抓手,在古镇植入新文化、新科技、新理念、新模式,承载着创新与发展的新元素、新功能去拥抱新希望、新未来,是类似这种文创街区的新使命。
对赵金祥老师的这番见解,我持高度的赞同。这也是我此行白沙游最大的收获之一。
联系:18983983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