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新绿,万物展生机 今天,植树节 除了参加植树活动外 关于江津的区树“香樟树” 你又了解多少呢?
江津区树“香樟树”:香樟树属常绿乔木,一年四季都呈现绿意盎然的景象。其树形巨大如伞,枝叶茂密,气势雄伟,能遮阴避凉,散发出樟香气味,具有净化空气,驱蚊蝇的作用。
香樟在我区境内广泛分布,是江津的乡土树种。据2017年古树名木调查统计,全区有上百年的香樟古树48株。其中,石蟆镇清源宫有上百年香樟古树10株,500年以上的2株,门前有一棵古香樟,胸围6.03米,2011年被评为重庆森林旅游“十大树王——旅游形象代言树”。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香樟树王”的一圈圈年轮 记录下了它的绵长岁月 也书写着 石蟆镇清源宫 的光阴故事
清源宫的“香樟树王”:《石蟆乡志》记载,清源宫旁的这棵覆盖面积达上千平方米的香樟树,是明代正德五年(即1510年)修建石蟆场“清源宫”庙宇时所栽,迄今已有500年树龄,是古庙百年沧桑的见证。
古树年年新芽,风过细叶有声,似在低语独吟,为往来不息的游客讲述清源宫的百年岁月。
石蟆清源宫自修建以来,便是附近香火最为旺盛的寺庙之一。据记载,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每当会事,来者千千,去者万万,江津一半,合江一半,人声鼎沸,香火不断……”
而那棵依偎在清源宫旁的香樟树,似乎也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见证着那些无声往事。
传说,战国时期蜀州太守李冰在修都江堰时,为川民做出了巨大贡献,造福了子孙后代,人们为了纪念他,便修筑了清源宫塑造李冰神像民众称为万天川主。
川主庙会的习俗流传至今,唱戏、杂耍、祈福等活动使清源宫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巧妙融为一体,成为当地民众的精神寄托圣地。
如今,清源宫成为了迄今为止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文物之一,整座庙宇庄严古朴、气势雄伟,其间镂刻浮雕更是工艺精湛,在加上琉璃绿瓦,飞檐翘脚,周围古树参天,景色迷人,堪称是渝西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跟着清源宫一起成长的香樟树,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成为了石蟆镇清源宫的一张旅游名片,承载着当地人的美好希望。 ▲香樟树王,需6人才能合抱
在历史的长河中,石蟆人的故事在代代流传,传统民俗文化也日久弥香,香樟树的年轮仍承载那些往日风霜故事,等待游人的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