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以来 江津区主动谋划、积极作为 把融入共建西部(重庆)科学城 作为江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最大机遇和最大抓手 近日,重庆高新区发布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为科学城未来5年科技发展 定下“路线图”
【新目标】
科技创新方面: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国家级孵化载体5个,新型研发机构1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0家,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80家、科技型企业1050家。
商贸发展方面: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达500亿元,商品流通额实现1000亿元、总部经济实现600亿元。
产业发展方面:装备制造产业、消费品工业、汽摩产业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300亿元、400亿元、250亿元。
城市建设方面:通城市轨道1条,建成穿越缙云山(临峰山)隧道3座,新建高速公路1条,渝昆高铁基本完工;建成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综合性码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人;集聚三甲综合医院3家,新建商业综合体5家,在津高校大学生人数达10万人。 到2025年,形成完备的科技创新体制,进一步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好品质城市,推动科学城江津园区建设进一步做实做优,出成效、树标杆。
【如何做】
今年,我们将重点围绕体制机制、空间规划、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土地利用、资源配置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构建新蓝图
构建科学城江津园区一体化高质量国土空间新蓝图。
形成新格局
精心打造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为核心、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为产业带的“一核一圈多点”的科创新格局。
打造新名片
有序推进项目148个,总投资约234亿元,城市服务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形象不断提升,打造江北生态城新名片。
引进大项目
聚焦“龙头”持续招大引强、招强引优,全年协议引资460亿元,全力至少引进1至2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重点关注: ·不断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巩固提升“一核一圈多点”的科创新格局 ·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 ·推进产城融合提质增效 ·完善财政金融管理体系
【新未来】
科学城江津园区坚持“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立足“建平台、兴产业、聚人才、优环境、提品质”,紧扣“五个科学”“五个科技”,坚持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把科学城江津园区打造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科创中心、商贸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
来源:科学城江津园区管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