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国庆期间,项目全体参建人员一直奋战在建设一线,让项目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10月8日,中铁四局科学大道一期项目书记张鹏看着已经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的青龙咀立交西辅道桥连续梁感慨道,23小时的连续作战,成果显著。
据了解,青龙咀立交辅道桥是科学大道道路升级改造的新建桥,分为东西辅道桥,桥与通行的高新大道相交,场地狭窄,交通安全控制难度大,施工难度大,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辅道桥施工过程4个字“太艰难了”。该项目施工负责人赵君贤说,1549立方混凝土浇筑量,对连续梁的支架体系,模板加固、混凝土的质量、分层浇筑厚度、浇筑速度、混凝土振捣频率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为确保连续梁浇筑安全,该项目专门召开桌面模拟推演,对连续梁浇筑过程中的人员分布、设备配置、浇筑顺序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同时,相关技术人员还对支架、模板、钢筋进行了验收。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全过程对支架体系沉降、模板变化系数、混凝土入模温度等进行观测,实时调整浇筑速度。
10月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大道一期青龙咀立交施工现场,工人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
回忆浇筑过程,该项目所在工区的负责人刘林松表示,这次浇筑过程可不简单,一次连续浇筑1549立方混凝土,又是C50混凝土,当天气温这么高,混凝土强度提升快,对混凝土运输的时效性、连续性和泵送速度都有严格要求。“我们安排了三台泵车24小时不间断作业,并安排专人在搅拌站驻站盯守混凝土质量和供应。”
张鹏告诉记者,该桥是科学大道贯通的隘口,浇筑时间又恰逢国庆假期,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项目领导班子带班值守,各部门联动护航,确保了连续梁混凝土的顺利浇筑。“这也是项目全体参战员工节日期间坚守施工一线,用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成果向祖国献上的节日贺礼。”
据悉,青龙咀立交西辅道桥连续梁的顺利浇筑,为后续青龙咀立交东辅道和狮子口立交桥连续梁的浇筑提供了详实的技术参数和宝贵的施工组织经验,也是科学大道一期由段连线的重大突破。
据介绍,重庆科学大道一期(高龙大道至魏家院段)3公里示范段年内开通,全线明年开通。
【相关阅读】9月25日凌晨5时,重庆科学大道一期最后一处98节管廊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重庆科学大道一期(高龙大道至魏家院段)3公里示范段管廊贯通。该段地下施工由地下向地面转换,为年内3公里示范段开通奠定了基础。
施工现场。张建武/图
重庆科学大道于2020年9月11日开工建设,是重庆主城规划的“六横七纵一环七联络”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城贯穿南北的一条重要快速干道和景观大道。科学大道一期工程由中铁四局承建,南起于狮子口立交,北止于中柱立交,沿线10.5千米。
重庆科学大道一期3公里示范段施工班组负责人钱元园介绍,前期,该段因魏家院立交、桃林乡村道路导改及110kv宝金线增加支护桩等原因制约,导致该段工期严重滞后。为抢时间,中铁四局投入劳动力120余人,采用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作业制,使11段管廊形成流水线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员、技术员跟班作业,确保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张建武/图
在施工拼抢期间,钱元园带领施工班组在18天时间里完成了500多吨钢筋制作、绑扎,2.5万平方模板的制作敷设,5000多立方混凝土浇筑,是常规施工班组近3倍的工作量。
据了解,该段管廊完工,为宝金线110kv高压电力入廊,后续道路面改造施工争取了时间,为年内科学大道一期(高龙大道至魏家院段)3公里示范段开通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重科城微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