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2079|回复: 0

[部门动态] 平安江津:被骗万元!双福李婆婆“养老投资”得了返利、折了本金

[复制链接]

2393

主题

2453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953
发表于 2021-11-16 17: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送米送油、投资养老、免费度假、健康义诊……近年来,各类“理财产品”、新型概念投资“疯狂生长”,不少老年投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最容易“中招”的“肥羊”。11月14日,家住万福雅苑小区的李婆婆到双福派出所报警,称其10月13日至11月5日期间,在家中通过手机,被人以交纳个人养老投资费用为由诈骗10000元。
65a957ca3ce294859601f700597b693d.jpg

民警了解到,李婆婆今年72岁,一人居住,前段时间经朋友介绍进入一微信群,群内大多都是和李婆婆年龄差不多的老年人。群主及管理员每天会在群内更新“健康讲座”短视频,同时对李婆婆及其他群成员嘘寒问暖,还不时地进行国家养老投资政策讲解,声称国家对养老服务的投资有保障,偶尔找些红头文件断章取义地截图发到群内,鼓励大家进行投资获得返利。
59c7ef5c6b0de17749d07a048aa48036.png

群主几天的贴心关怀取得了李婆婆的信任,于是李婆婆就在对方的引导下向指定银行卡账户转账2000元,几天后果然开始返利,一天100元,一共返了1300元,连日来的收益让李婆婆更加相信群主介绍的养老服务投资。
58e8bb9d06f42b9b00d87109d6a684f1.png

11月5日,群主建议李婆婆加大投入,因为是稳赚的项目,可以多投一点,于是李婆婆这次转账8000元。过了几天等着收益,却发现多位群友都说被骗了,他们已经报案了,建议李婆婆去就近派出所寻求帮助。一开始李婆婆还不相信,主动联系群主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过了一会儿连“健康讲座”交流群也被解散了,这才发现不对,于是立即报警。民警受理了案件,进入侦办程序,同时对李婆婆进行了进一步的反诈宣传,介绍了更多的防骗反诈知识。
8be784b882557ef4d97bab5e2f25cf41.jpg
骗术解析抓住老年人特点设计骗局。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寻求养老保障、对集资诈骗认识不足,打着投资养老、销售老年产品等旗号,不断向老年人群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
利用小恩小惠博好感,降低老年人警惕性。不法分子通过组织参观、讲座、赠送礼品,嘘寒问暖等手段,有意博取老年人信任和好感,等老年人降低警惕后,趁机对其虚假宣传。
抛出高回报承诺吸引老年人。不法分子惯用承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等说辞,诱骗老年人投资所谓“养老服务”项目。这些机构没有能力提供所承诺的养老服务,获得资金后运作、流向不透明,有很高的集资卷款跑路风险。如何捂住“养老钱包”?
38afb8cd2993b507a1f451d463dc7133.jpg
警方提醒一、谨记“投资有风险”,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
二、谨记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
三、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
四、子女多和父母一起沟通或交流的身边的新旧骗局,帮父母提升防骗意识;带父母到正规机构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锁住大资金;降低父母网银等对外支付限额。

来源:平安江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