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7日,由江津区文联和区文旅委,区作家协会、诗词学会和区图书馆等联合组织开展的“清代诗词类古籍《船山诗注》再造工作”结束。这标志着江津地方文献(诗词类)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取得又一新成果。
张船山(1764-1814),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名问陶,自号船山。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检讨、江南道监察御史、吏部郎中。晚年云游大江南北,其生平事迹列入《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等。张船山诗才横溢,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被称为“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他云游时曾小住江津,留下三首诗作。张船山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此是他的代表著作。
江津清代著名巴蜀文人、道光年间廪生又恩科进士李岑,(字小山,江津鹤山坪人),联合江津另外一名廪生江海清一起,“字梳而栉之,援古证今”“征文考义溯其从出之源”,对《船山诗草》进行笺注。经过数年努力主,终于刊行《船山诗注》,该注本洋洋洒洒,多达20卷,颇为壮观。该书由清代道光庚戌翰林、曾国藩门生李嗣元(字春甫)作序,同时作序者有江津教谕、举人、保荐知县瞿敬止以及当时知名文人卞泽官、廖华林等。《船山诗注》刊行后在巴蜀文学界引起热捧,“枣梨行将不胫走”。道光辛卯邑经魁杨熉郁(字少霞)为此专作《题小山兄船山诗注五古》以示庆贺和肯定。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存世极少,经查仅此綦江区图馆珍藏一套。
江津是全国第一个“中华诗词城市”,是重庆市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近年来,江津区相关部门和相关专家挖掘整理出联圣钟云舫《振振堂诗联》《振振堂诗稿》八卷、《宋代农业诗词》三卷、《吴芳吉诗文笺注》三卷、《沙城纪事》系列文丛七卷和由清代著名政治家曾国藩作序的《日慎斋诗草》三卷等。此次《船山诗注》的发现和再造,进一步证明了江津是一个诗词文化的富矿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