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化病人越来越严重,在门诊有很多年长者有明显的听力下降,今天,段医生就专门讲讲听力下降的危害性...... 一、 皮层重组 大脑听皮层的功能分为两块,有负责接收声音的“听到”区域,也有负责处理声音的“做出反应”区域。对于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而言,听力损失会造成大脑听皮层萎缩,使原本负责“做出反应”的听觉皮层被用于“听到”声音,原本负责视触觉的大脑皮层发生扩张,以取代听觉皮层,从而逐渐加重听力损失对大脑的改变。 因此,听力损失所引起的大脑皮层重组会逐渐降低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对声音信息的识别,进而逐渐出现“听不清楚、反应迟钝、无法辨别言语”等现象。 如图中所见,为探索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大脑活动,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者们通过使用128个传感器监测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大脑活动,从而观察听力损失对大脑皮层造成的结构改变。 ★ 二、 认知减退 研究表明,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社交困难和抑郁,会减少听觉传入刺激,从而影响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的认知功能,逐渐加重听力损失对其造成的影响。 当老年人群逐渐出现听力损失时,其大脑会因长期无法受到声刺激而使听功能退化。 长此以往,大脑用进废退,使得言语的认知能力逐渐下降,最后表现为,即使听得见言语,也无法辨别言语。 因听力损失造成的认知减退会使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出现更大的听觉言语感知障碍,他们在识别时域压缩言语和处理简短声线索时会出现困难,因此当周围环境较复杂,说话者语速太快时,都会大大降低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对言语的辨别能力。
识别及理解言语是大脑进行认知处理的表现,尽早采取有效的听力干预措施是帮助大脑感知声音、重拾言语的有效方法。 尽管一部分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仍然会反应“听不清楚、无法辨别言语”,然而,若不对其进行干预,大脑将逐渐失去对声学信息的感知,造成大脑逐渐出现如上所述的皮层重组、认知减退等变化,以致再次选择佩戴助听器时,感觉效果更大不如前。 为减小听力损失对大脑造成的影响,老年人群在得知自己存在听力损失的同时,应及时为这一听力损失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 咨询相关听力专家、了解听力健康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助听产品刺激大脑感知声学信息,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听觉训练...... 这些措施可降低听力损失的负面影响,刺激大脑感知言语,避免听力损失为老年人群带来更大困扰。 耳朵是人类的一个重要器官,我们感受这个世界,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耳朵来聆听。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听力会逐渐下降,耳朵越来越不灵敏。您是否对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过年过节走亲访友时,长辈常常听不清身边的人讲话而不时打岔,或者要求对方再重复一遍;在家看电视,父母把电视机音量调得非常大,甚至其他家庭成员无法忍受;打电话时,更是对着手机大声喊,交流非常困难。 这种随着年龄增大听力不断减退的生理现象就是老年性聋。现今随着社会前进福利条件改善,人们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剧增,老年性耳聋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听力下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交流的不便常常使老人感到孤独或生活乏味,甚至导致他们的心理、生理疾病。老年性聋已经成为我国听力残疾发病原因的第一位。 综上所见,听力损失会刺激大脑出现皮层重组、认知减退;与此同时,大脑皮层发生的变化又会逐渐加重听力损失,使得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逐渐出现“听不清楚、反应迟钝、无法分辨言语”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