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码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3570|回复: 0

[网友晒事] 重庆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30万人、人才密度居西部第一

[复制链接]

1656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8309
发表于 2023-12-13 09: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重庆

在12月12日举办的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肖锋介绍,重庆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30万人、人才密度居西部第一,研发人员超过20万人、较上年度增长21.8%,今年新招收博士后1090名,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形成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更好聚才引才育才,重庆有哪些具体举措?

突出政策迭代。大力度引育战略科技创新人才。紧扣重庆发展所需,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吸引优秀人才在渝创新创业。坚持全程快响,专班服务、闭环推进,特事特办、即提即办;强化政策集成,根据人才科研和成果转化需要,实行项目、平台、团队、服务保障等一体化配置,一人一策、量身定制予以“跟投”支持;做到放手使用,实行优秀人才负责制和里程碑评价制度,健全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团队培养等“一揽子”机制,以期实现“引育一名优秀人才、发展一个前沿学科、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一个新兴产业”的链式效应,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同时,统筹推进“青创500”、博士后倍增、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等专项,带动各类领军人才、青年人才集聚。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30万人、人才密度居西部第一,研发人员超过20万人、较上年度增长21.8%,今年新招收博士后1090名,均创历史新高。

突出提质发展。高标准建设吸引集聚人才平台。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力打造“3+X”市域人才发展试验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广阳湾智创生态城3个核心区域集聚各类研发平台超过850家、约占全市一半,正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区;支持区县依托科技园、产业园,建设若干各具特色的人才集聚地。

同时,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深化川渝人才政策协同、平台共建、活动联办、对等互认,共享共用专家资源4万余名。全力构建“实验室+高水平大学+科技领军企业”载体集群。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有序推进金凤、明月湖、广阳湾、嘉陵江等重庆实验室建设,国家级科创平台达到105个,6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分别突破7500家、5.6万家。

全力举办系列赛会活动。隆重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这次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推出了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兴渝杯”国际创新创业项目大赛等系列赛事活动,为各方面优秀人才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突出惠才有感。全方位打造近悦远来最优人才生态。统筹抓好软服务和硬环境建设,让各类人才都能安居乐业、干事创业。

健全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系统梳理人才创新创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需求,构建人才引进、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创业成长、生活保障5大类服务场景,整合各类政务服务50余项,并按照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效率最高的原则,优化办事流程,明确标准和时限,加快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线上办”。

深化重点领域人才改革。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和人才类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评价、薪酬贡献市场化评价,推出青年科技人才“减负行动3.0”,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先投后股”试点,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

突出整体智治。体系化构建人才工作格局。用更加现代化的理念、机制、方法,推动人才工作系统重塑。

开发一个应用。强化数智赋能,当前正加快建设“渝才荟”人才工作数字化平台,形成全市统一的人才流量入口、服务枢纽和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人才工作“一屏掌控、一键智达、一网通办”,努力打造一批人才服务“一件事”实用实战场景。

建立三项机制。包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人才工作赛马比拼机制、人才工作闭环落实机制,形成了“管行业就要管人才、抓项目就要抓人才”的良性循环。

发布五大指数。动态发布区县、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国有企业5个人才发展指数,推动各区县和重点行业领域人才持续净流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江津人才网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2024038480号-1
Copyright(c) www.e47e4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